
山魈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猴科灵长类动物,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长了一张“鬼脸”,脸上的绿红白相间的皮肤以及两颗不太符合比例的大犬齿,让它看起来格外的凶悍。
最关键的是山魈是非洲独有的灵长类动物,在以前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它,但是早在我国的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就去到了非洲,他是极有可能见过山魈的,然后回国后,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山魈就成了一种“吃小孩”的动物,也就是马猴子了。

最后
马猴子是以前的“哄娃神器”,它有可能本身就是一种不存在的生物,人们塑造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吓唬小孩,由于大人在说“马猴子”这个词时,一般语气都比较的重,然后表情严肃,这在小孩眼里看来就是“马猴子”真的是一种恐怖的生物,大人都害怕它。
如果说非要在自然界中找原型的话,它最有可能就是山魈和狼了。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麻叔谋负责拆迁,他专挖古坟,被尸臭熏了,吃啥都没味,为此杀了几个厨师。一个厨师觉得反正难逃一死,就捡了个死婴为麻叔谋做了道菜,麻叔谋吃后胃口大开,还要此菜,厨师找不到死孩子,就向麻叔谋坦白了,麻叔谋于是就开始偷小孩吃,后来尽人皆知麻叔谋吃小孩。因为麻叔谋外号叫“麻胡子”,于是大人吓唬小孩就说:“麻胡子来了!”年深日久,以讹传讹,慢慢的,“麻胡子”就变成了“麻猴子”,又变成了“马猴子”
很高兴参与讨论这个问题: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小时候每当我磨人哭的时候,大人就经常吓唬我们,“快住声,再哭把大麻猴子召来,把你叼走!”

可能是由于地缘的关系,东北话不说马猴子,而叫麻猴子。我长的稍大一点的时候,就问麻猴子长啥样啊?这么吓人!大人的解释到现在也没弄明白,那个大麻猴子到底是啥。

大人说大麻猴子长长的身子大脑袋,长尾巴,大大的嘴巴,红眼睛,专门吃小孩心。这个形象简直就是个怪物。
大人常讲的故事“大灰狼,老虎妈子之类的,小孩都听贯了,大人才想出这个足以吓住我们的怪物。

所以我认为大马猴子,大麻猴子都不是指真实的动物,而是一种是是而非的虚拟怪物。它与东北话“老虎妈子来了”一样子都是用以吓唬小孩儿的。其实真的没有去追根溯源的必要,只把它做为一种地区方言去理解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