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时间一长,我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恋爱的本质是“感情交换”,而婚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谈恋爱时,只要感觉好,两人就能很开心。但让一段婚姻持久维持下去,就是看两个人能否持续地给对方提供对等的“价值交换”。一旦做不到等价交换,婚姻就会出问题。
跟老公结婚后不久,家婆就明着问我要生活费,起初,我是很不高兴,觉得一家人不能算得太清楚,后来想想,亲兄弟明算账,那就给吧。
不但如此,家婆还让老公管着我手里的钱,怕我把钱都贴补了娘家人,当时我就想,我嫁到你家,没有卖到你家,凭什么,要我把钱都交出来呢?后来为了维持家庭和睦,我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我俩的钱放在一起管理,这样,谁也不能乱花钱。
但是我毕竟来自农村,我的父母不像公公婆婆一样有工作,有稳定的收益,我还是要不定期,多少贴补一点我自己的父母,每当这个时候,我的老公就喋喋不休地跟我怄气,似乎后悔娶了我这个乡下媳妇。
而我的父母觉得我嫁了个城里人,在街坊邻居面前还挺有面子的。街坊邻居经常拿我父母开玩笑,女儿嫁到了城里,是不是以后要跟着女儿去城里生活了?父母总是矜持地笑笑,不作答,其实心里是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我们结婚的第三年,我的儿子出生,公公婆婆那时候都还在上班,我就想着让我的母亲暂时上来照顾我的月子。
但母亲毕竟是农村人,没文化,还是沿用农村的方法伺候我,照顾孩子。例如吃的方面,一日三餐不是鸡肉就是猪脚、骨头,不让我吃蔬菜水果,结果,我自己吃得上火了,孩子也跟着我上火,眼睛每天早上都有眼屎;母亲建议出生的孩子不要用尿不湿,用旧衣服剪成的布条做尿布,我听从了母亲的意见,结果弄得孩子 月子就红屁股。我的母亲在老家就是一个喜欢收拾的人,在照顾我月子期间,经常帮我整理衣柜,结果把丈夫的衣服整好,放进了另外一个柜子,丈夫穿衣服的时候,找不到衣服,觉得我母亲乱翻我们的东西,破坏了我们的隐私,很恼火我的母亲。
就这样月子还没有过完,他们就委婉地把我母亲打发回了家,给我请了个阿姨。为此,母亲觉得很委屈,辛辛苦苦照顾我,他们不但没有感恩,反而还责怪她。从那以后,我的母亲很少来我家。
后来有街坊邻居问母亲什么时候进城看女儿,我母亲总是笑而不答,她知道,女儿的家,女儿做不了主,她去到女儿家,只会给女儿增添麻烦。
我说出来不怕丢脸,我结婚后,父母一辈子来我家,不超10次,逢年过节,我要回老家,老公很少跟我回来家,也不让我带孩子回老家。他们觉得农村脏,晚上黑灯瞎火,也不方便。
最让我心寒的是,我的父亲生病,我想接他来城里看病,老公和公公婆婆都有意见,他觉得,我父亲一旦来城里治病,那就完全依赖上他这个女婿了。农村老人生病,应该是儿子的责任,不应该由女儿忙前顾后。
当时我气得跟他大吵一架,把父亲安排住进了我的妹妹家,妹妹当年和妹夫在城里打工,他们租的是一房一厅,父亲就在客厅搭了一个床铺。父亲生病那段时间主要是妹夫和妹妹照顾。
父亲出院结账,我回家拿钱,老公不给,他觉得农村的女儿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不应该参合娘家的事情。而我的弟弟和妹妹都拿出了他们全部的积蓄,气得我在一个朋友那里借了8千块钱,才把账付了。
后来,我们还是没有留住我的父亲,父亲走了以后,按照我们 那的风俗,女儿虽然不出安葬费,但是女儿也要包个大红包,请客吃饭的。老公很不高兴,不愿意拿钱出来,我父亲过世以后,他去看了一眼,当天就回去了,觉得意思到位就行了,繁文缛节就省了。当时我很想拉着他,跟他大吵一架,但是碍于那么多客人在场,忍住了。
他总是觉得我是个女儿,不应该管那么多事情,农村老人养老是儿子的事情,不应该是女儿的事情。他也总嫌弃我的父母不中用,活了一辈子,连点棺材本都拿不出来,这样的老人活着也是儿女的负担,走来倒还好,给儿女减轻压力。在他心里,农村老人就不应该长命百岁,干不了活了,就应该死掉,给儿女腾地方。
有时候想想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真的觉得他很可恶,很想跟他离婚,但是离了婚又怕伤害孩子,毕竟孩子是无辜的。
那段时间,父亲走了,弟弟为了谋生,不得不带着老婆孩子去外地打工,母亲一个人留在老家,我不放心,本想把母亲接到身边来,后来想想老公这些年对我家人的厌恶,就打消了那个念头,让母亲跟在了妹妹身边,当时庆幸,自己的兄弟姐妹多,父母生病,父母老了,我做不到的,我的弟弟和妹妹能帮我弥补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