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寒潮发生后,该地区的气温会立即下降,降温可能会持续一到几天。最近有朋友来咨询小编,寒潮带来的危害有哪些表现呢?寒潮带来了哪些危害?看一看。
寒潮的危害表现
♬1、大风寒潮来临时,通常会有大风,多发生在我国的北部和东北地区,一般在5级以上。寒潮和大风天气出现后,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旅行。同时,大风凉爽的天气容易引起感冒,还会吹倒周围的建筑物。因此,为了安全起见,大风天气不建议户外运动。
2.暴风雪寒潮将带来降雪天气。如果下大雪,道路会被堵住,然后电线杆可能会被折断,从而导致停电。因此,必须做好防范工作,实时处理大雪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
3.冰冻伤害寒潮会使气温很低,低温对植物造成冻害,直接导致植物死亡。因此,一定要做好气温骤降的防范工作,才能抵御寒潮带来的冻害影响。
寒潮预警按照以下标准发布:
(一)橙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两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降16℃以上,并伴有受6级及以上大风影响,长江流域及其北部半数以上地区平均或最低气温下降12℃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气温冬季河流(春秋季江淮地区)降温4℃,局部气温降到2℃以下。
(二)黄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两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降12℃以上,伴有5级及以上的强风。半数以上地区平均或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长江中下游冬季(春秋季江淮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以下C。
(三)蓝色预警:预计未来48小时,两个及以上省(区、市)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下降10℃以上,伴有5级及以上的强风。北半部一半以上地区平均或最低气温将下降8℃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春秋季江淮地区)最低气温将下降低于4°C。
冷空气、寒潮、寒流的区别
冷空气——根据中国气象局新发布的八项国家气象标准,新发布的冷空气等级标准表示,冷空气是指引起该地气温下降的空气。划分的原则是受冷空气影响的区域、日最低气温下降幅度和一定时期内的日最低气温值。冷空气等级分为5级。冷空气分为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冷空气、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寒潮——寒潮是我国常见的灾害性天气。它发生频繁,活动范围广。寒潮,顾名思义就是冷空气如潮水般涌来,是空气(冷空气)流动的一种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入侵的冷空气都称为寒潮。一般冷空气侵入某个地方后,如果那些地方的气温能在一天(24小时)内下降10摄氏度以上,而当天最低气温也在5摄氏度以下时,我们称这种冷空气为寒潮。但受各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寒潮标准也不尽相同。根据中央气象台2006年制定的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寒潮的标准是:冷空气经过一定区域后,24小时内气温下降8℃以上,且最低温度降至4°C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4℃以下;或72小时内连续下降12℃以上,最低温度低于4℃。寒潮一般伴有大范围强风。大风过后,严寒随之而来,对渔业、农民、交通、建筑、花卉乃至人们的健康都会带来危害。因此,气象台必须在寒潮到来前发布寒潮预警。
寒流——寒流是指海洋中海水从高纬度海域向低纬度海域大规模流动,属于洋流(海水)流的范畴。虽然寒流对沿海地区的气候有一定的影响,但寒流毕竟不是寒潮。当寒潮或冷空气南下时,人们会感到寒潮侵入皮肤。人们通常把寒潮误称为寒潮,其实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错误。
更多《寒潮带来的危害表现形式寒潮带来什么危害》相关体验资讯,敬请关注百科阿姨体验网,我们会持续为您更新热门资讯体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