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买的房子,就看有没有转LPR了,如果转了就会在第二年的一月份按新的利率在执行(不同银行可能时间点不一样,像农商银行就是第二年一月份);如果当时没转LPR,那么应该不会有影响,以前多少利率,现在和以后还是多少利率,新买的房子一般用LPR了。
很不幸,我就是这样的一员,18年最高位接盘,现在真是有苦难言啊。
根据官方的答复,只有两种方式可以降低利率:
第一,商业贷款转公积金
目前公积金政策利好,降到3.1%,部分城市公积金贷款也提高了上限,例如武汉,而且是首套和二套都提高了上限。非常有利于房地产的发展,这也是降低利率的最佳选择。

第二,靠LPR调整
LPR会在每月20号进行一次报价,到第二年的年初或者是你的商业贷款放款日,会根据上月20号的LPR进行利率调整。目前5年期LPR已经下降到4.3%,选择LPR的同学利率也相应下降了50个基点。

再有其他办法,就不怎么靠谱了。
例如对房屋进行置换,也就是把你当前的房子卖掉,重新再买一套,重新贷款,那就会按照新的较低利率执行。只是当前很多人买房子估计都是亏本的,或者是没办法结清商贷的尾款。
还有坊间的转消费贷过桥方式,很多诈骗团伙,小心谨慎,不要相信。
还有经营贷也是差不多套路,转贷需谨慎。

凉拌贝
能咋办
老百姓不都是这样吗
还能改变啥
赔了就是赔了贝
就当破财免灾了
心态要好
别因为点钱再生病了
不值得
18年最高位接盘的路过~~
武汉盘龙城万润橄榄城的房子,入手价11600,现在七八千
利率对我影响不大,因为我去年就商转公了。
就是今天想抛售房子,根本抛不出去。
妥妥的接盘侠
[流泪][流泪]
诚邀回答,本人房产经纪人一枚,现在每天都有客户在咨询我这个问题,我就这个问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第一种情况:当初购房时和银行签订的是浮动利率的贷款合同,那明年1月1日或者贷款发放日开始,就会按照当前LPR+浮动利率,这样虽然降不到当前最低利率,但是也会比当时降低不少。

第二种情况:购房者有公积金、并且所贷银行支持商转公业务,很多客户也会选择这种方式,现在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15%,偿还商贷部分后可以享受公积金利率,但是这对家庭资金要求较高;

第三种情况:提前还贷,不过提前还贷需要一笔巨额资金,多数家庭并不具备这种条件,且部分银行还有一定的违约金,但是如果家庭具备这种条件,可以优先考虑拿出来先还房贷,毕竟现在的经济环境之下,这也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第四种情况:房屋置换重购,就是把现在的房子卖掉,同期再购买一套,这样就可以享受现在的利率了,但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政策,但是很多区域还是很不错的方式,同期置换需要详细咨询当地政策,最好找到资深的房产经纪人,这样才能确保能享受最好的政策,现今同期置换卖房和买房单价悬殊不大,所以不用担心自己房产卖的亏本,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宅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可以享受退税优惠。

第五种情况:其他情况都会有风险,就不一一表明,但是千万别乱相信不专业的经纪人或者第三方金融机构,一定需要找专业的人才能给到您专业的解决方式。
以上是个人见解,有不同意见的,以您的意见为准,也欢迎各位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