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脑栓塞:脑栓塞绝大部分是由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左心房明显扩大而产生永久性的心房颤动,如风湿性心脏合并二尖瓣狭窄,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瓣膜钙化性心脏病,各种先天性心脏病等可以导致左心房和左心耳明显扩大,扩大后的左心耳内的血流明显缓慢并产生涡流,因此极容易在左心耳内形成血栓,当过大的血栓一旦部分脱落便会通过左心室一主动脉流向颈内动脉,直到在某支脑动脉的某处通不过而卡住了,此时通过凝血酶的作用使大量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能与激活后的血小板相互连接形成血栓的纤维蛋白,并彻底堵死了该处动脉的血流,使其所供应的脑组织发生缺血性梗死。这在脑卒中所占的比例约20%。
一旦发现左心房明显扩大导致的房颤或经食道超声发现左心耳有明显的血栓,以往采取抗栓治疗如华法令、达比加群、拜瑞妥等通过抑制凝血酶的产生来阻止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防止脱落的血栓导致脑动脉的完全闭塞。现在不少医院通过血管利用导管进行左心耳封堵术以防止脱落的血栓进入脑内动脉。
以上两种脑梗塞发生的面积和部位不同,可以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因此可以产生轻重不一的症状;轻则面瘫或对侧肢体瘫痪、口齿不清、构语困难或失语、吞咽困难、意识模糊、认知障碍、大小便失禁等,重则会导致死亡。面积小的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也可以留下轻重不一的后遗症,面积大的后遗症很难恢复甚至终身卧床。
3.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
腔隙性脑梗塞在缺血性脑卒中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脑梗塞,好发在大脑内深部直径0.1-0.2mm微小的穿支动脉、基底动脉等的末梢支端等,因此仅有几毫米小的梗塞灶,大部分腔梗灶发生在非功能区域,往往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因此患者自己毫不知情,往往只是在做CT时的偶尔被发现。如果发生在有功能的区域可能产生短暂数分钟、数小时轻微的症状如,:头晕、晕厥、口齿不清、流涎、面部或肢体轻瘫。短时间内自行消失。
尽管腔梗发生机理没有完全清楚,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腔梗与年龄呈明显正相关。五十岁后腔梗发生率明显提高,头颅CT检查75岁以上80%的人都能发现为多发性腔梗;可以认为腔梗与末梢脑动脉微小分支老化闭塞有关。目前各种假说甚多:小动脉中层平滑肌增生、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硬化、微小动脉痉挛(情绪激动等)、内膜增厚、高血压引起微动脉的退行性变、鈣化、坏死斑块的脱落等等。
因此发现有腔梗病灶的人,如果有三高及抽烟习惯,应该对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給予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包括戒烟。通过对基础疾病的控制来防止血管过度老化。如果没有上述疾病背景的腔隙患者根本用不着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一起上,那是典型的过度治疗,非旦无效往往还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副作用。
2022.4.4






感谢邀请!
脑梗,以前叫做“脑梗塞”,现在叫做“脑梗死”。脑梗死,是脑供血中断引起的脑组织缺血坏死。所以现在的说法更贴近疾病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