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统一把田边人行路打成水泥路,老路有多宽打多宽,也不占田地,但是就有人故意阻拦,这样合法吗?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我是一个二十多年的老乡镇了,处理过很多因修路引发的纠纷。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需要纠正一下,不管是通村路还是田边的生产路,不可能像题主说的那样老路有多宽打多宽,不多占田地。如果真是那样,肯定没有人敢阻拦。很明显没有阻拦的一点点理由,镇村政府和派出所难道是摆设?
再说了,通村路和生产路都有一定的标准,要能通车会车,要大型农机械能通过。一般通村路不低于4米宽,生产路不低于2.5米。
现在回到主题。
农村修路包括巷道硬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交通局,另外,农办、移民局、一事一议也有。但是,不管是哪个部门的项目,拨付的资金不包括土地和地面附着物的补偿。而纠纷也正是因此而起。
可以这么说,现在农村修路几乎每次都会发生纠纷。
为什么要说“现在”呢?
年龄大些的农村人应该都经历过,在2004年以前,农村修路建学校等,大部分资金都是家家户户集资,要么出钱要么出粮,任谁都少不了。占用的土地和地面附着物一律不赔。这种情况下,群众都接受了,谁敢阻拦耍赖就是和全村人过不去,没人敢。
但是,从2005年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开始,农村的各项公共设施基本由国家出钱建设,不再让农民从自家拿钱。问题恰恰也就出在这里,现在不要农民自家出钱了,土地和地面附着物的补偿要一点是一点,实在要不到自己也少不了什么。反正是要国家的钱,其他群众呢也不好说什么。
这就是少数农民敢阻拦最主要的原因。
当然了,绝大多数群众还是很配合的,故意阻拦的毕竟很少。
至于说这种行为合不合法,倒也谈不上。一般情况下,通过镇村干部做工作,派出所现场监督,事情最后基本都不了了之。
总之,像这种故意阻拦修路的行为,往深了说就是农村基层治理和组织建设的一个侧面,真正的和谐需要全方位制度的完善。
阻止修路肯定是不合法的,但是农民也有农民的苦衷。
农民挡是怕水泥路变成“水泥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大,国家投资是铺天盖地的,但是工程质量跟不上,好多通村公路不到两年,由水泥路变成了人见人躲的“水泥路”,一路上全是坑坑洼洼的水坑,长时间存水排不了,渗不掉,尤其晚上,一不小心就掉水坑里,还不如以前的土路。
农民担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路修了,走着方便,可是,以前的乡间路比较窄,来回有农用车或货车,会车不方便,一修水泥路,路面更窄了,而且路面比旁边高20多公分,就更没法会车了,一不小心,车就掉路下了,所以农村人对这比较排斥。
要想富先修路,农民朋友也希望修路,但是村委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修,别投资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得不到农民的认可。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现在的农村里,有个别农民无组织无纪律,有时甚至无法无天。假若村集体办事情触及到个人的利益,就会不顾一切予以阻挠反对。对于这些无懒的村民,村干部往往采取说服教育,协商解决的办法,最后又让这些人得了些利益。因此间,助长了农村歪风邪气的横生,使得很多利民的工程越来越难做。

就像农村统一把田间人行路打成水泥路,原来多宽就修多宽,也不占田地,可就是有人故意阻拦。这些人也知道,这样做不道德,不合情理,也不顾违法不违法,只想的是如何可以讹些钱,谋得一些个人利益。村干部为免事,往往是委屈求全,十讹九成。一些农民则是得寸进尺,无理取闹成风。
现在的年代,当一个村干部也很难,办些利民的实事更是难上加难。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村干部应当坚持原则,应与这些不正之风予以坚决斗争,而不应当一团和气,造成社会风气不正,谁捣乱谁得益,好坏不分明。农村扫黑除恶斗争,务必将这一部分人扫除干净,才能净化农村的风气,改变农村的旧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