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姨说:“她再想想,”王姨跟她闺女说了这事。
她闺女坚决反对妈妈给伺候月子,她说:“伺候月子太累人,我坐月子时你忘了自己多辛苦啊,那时候你还和我婆婆俩人伺候呢”。
王姨多方面考虑,最后没答应给老李儿媳伺候月子。
老李儿媳妇生孩子时请了月嫂伺候,老李给拿了8000块钱。
但是月嫂只管产妇和孩子,王姨和老李每天还得过去给月嫂做饭,给他们洗衣服,收拾屋子。
这一个月,虽然雇的月嫂,但是也把王姨和老李忙够呛。
这时候王姨庆幸,幸亏她没有答应伺候月子,不然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一个月。
儿媳妇终于满月了,没想到新的问题又来了,因为月嫂要走了。
儿媳妇自己带不了孩子,亲家母又没时间帮着带孩子。王姨和老李每天还得去儿子家,帮儿媳妇带孩子。
老李是个大男人,也不会伺候这么小的孩子,每天都是王姨照顾孩子。
因为自己毕竟是后婆婆,所以王姨照顾孩子时都特别小心。但是老人观念和年轻人肯定会有差距。
有一次孩子只拉了一点点,王姨看着尿不湿上没多少,就用纸擦掉了,没给孩子换尿不湿。
儿媳妇看到了不高兴了,她说:“妈,孩子都拉了,你怎么不给换一个尿不湿,又给穿上了。”
王姨说:“我看就一点点擦掉就行,换一个纸尿裤太浪费了。”
儿媳妇却说:“一片尿不湿才多少钱,我们也不是买不起,再说也不花你钱买。”
王姨听到这话心里不是滋味,虽然自己不是亲婆婆,但是儿媳妇这样说话太过分了。
这时老李听到了,他说儿媳妇:“你怎么能这么跟你妈说话呢”。
儿媳妇再没说什么,自己给孩子把尿不湿换下来了。
过了几个月,老李儿媳妇产假快休完了,要上班了。没人带孩子,孩子又成了问题。
王姨跟老李说:“这次她不管了”。儿媳妇说:“他们要是不给带只能雇人,一个月3000块钱,这个钱得老李拿。”
老李一个月退休金才四千多块钱,要是给他们3000,那王姨和老李连生活费都不够了。
最后老李说:“他去带孩子,让儿媳妇上班。”
没过多久儿媳妇去上班了,老李去儿子家给带孩子。她有不懂的就给王姨打电话,老李整不明白,最后王姨还得过去整。
后来老李跟王姨说:“要不你跟我一起过去吧,你什么也不用干,就在那坐着就行,我有不懂的你告诉我。”
最后王姨每天跟着老李去儿子家,老李之前说的挺好。但是到那就不是这样的,他就做做饭,孩子基本都是王姨带着的。
王姨想着带就带着吧,她跟老李已经结婚了,都是自己家人了,她带老李还能省点劲。就这样,王姨一直帮着带孩子。
带孩子就算了,让她生气的是,老李儿子两口子,自从有了孩子每个月都跟老李要钱。
他们说有孩子花销大,挣的钱不够花了。每次就说跟老李借,但是没有一次还的。
看到他们给孩子买的东西,王姨更生气了。给孩子买吃的用的穿的,什么都是挑贵的买,还有很多东西买回来,根本用不到。
老李的退休金,每个月都得给儿子他们拿一些,所以他和王姨生活费就不够了。王姨每个月还得把自己退休金,拿出来补贴家用。
王姨很生气,这时候她后悔了。觉得自己就是自找的,之前一个人多好,干嘛要再婚啊!
虽然心里很不满意,但是王姨也一直帮着带孩子,带到孩子快两岁了。
没想到孩子的一句话,让王姨彻底心寒了。
有一天王姨给孩子吃水果,孩子把水果拿在手里。王姨逗孩子说:“来,给奶奶一口。”
孩子却说:“不给,你不是奶奶,奶奶死了。”
王姨和老李听到这话都楞住了,没想到不到两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
老李当时就跟孩子说:“不准瞎说,这就是奶奶。”老李又劝王姨别生气,小孩子不懂事。
这时王姨说:“孩子是不懂事,你告诉他什么,他就记得什么。要是没人跟他说这话,他这么小怎么会知道。”
这件事王姨很生气,她觉得自己虽然不是亲婆婆,但是这几年对他们够意思了。帮着他们带孩子,老李退休金不够花,她自己还得贴钱,没想到他们竟然对两岁孩子说这样的话。
晚上老李儿子和媳妇下班回来的时候,王姨问了他们这件事。
儿媳妇竟然如无其事的说:“哦,有两次我说走嘴了,没想到这孩子还记住了。”
王姨就当时急了她说:“你自己摸摸良心说,我虽然不是你亲婆婆,但是我这几年对你们也不差吧。你没事跟两岁孩子说这干嘛,就是故意不想让孩子跟我亲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