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不要看不起小摊贩,他们的收入你无法想象”,是真的吗?
其次卖得好的是泡泡水,小女孩都爱玩,10元到20元一根,一天可以卖五桶,一桶可以装30支,从早上8点到晚上7点,都可以卖完。成本都不贵,就是要自己去批发市场拉回来比较麻烦。那些小球也是,每天带30个球,一个球卖20-35元,可以卖差不多20个球。
就风筝,泡泡水,球,这三样假期中的每一天都可以做到差不多3000元的毛利。以前岳父高血压,自从摆摊以后,血压降下来了,身体也好了。这是把钱赚了,还把身体养好了。现在摆摊特别积极,带着饼干,面包和水,一去就是一天。
退休三年,摆摊差不多也三年吧,每个星期就摆二天,退休金用不上,摆摊的钱还可以每个月留5000多,其实也不错了。在他旁边还有一个大摊,人家是一家人摆摊,摆摊了差不多六年,现在都是开着房车每天在各个公园摆摊卖玩具,是真的赚钱。
2022年5月3日更新
大家没有注意审题,提问者说的是《无法想象》这个无法想象的意思并非是致富之路,而是与当地普通工薪阶层的平均工资差不多或高于普通平均工资,这就是《无法想象》。
比如当地普通工作,月薪4000一个月,一个月上班26天,摆摊只要八天或者半个月,可以到达这个收入,就是《无法想象》
另外指望摆摊买房当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在疫情下,通过摆摊,帮子女分担经济压力,这也是难能可贵的。可怜天下父母心!
本文不是生意经。
这个是真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小摊贩,收入都很高。
我三姨家的两个儿子,上学的时候,都没有好好地读书。因此初中毕业后,连高中都没有考上。就到自家的责任田里劳动去了。几年后,受不了地里的苦。于是就俩人一块儿外出打工去了。
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干了一年,除了领过两个月的工钱外,剩下的都被包工头拖欠着。
兄弟两个一看,这么干下去可不行。啥时候才能赚到娶媳妇儿的钱呢?于是就留下一个人,继续边打工,边要欠的工钱。另一个去北京找我大舅舅,请他帮忙,找个能不拖欠工钱的活儿。
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北京打工的这个兄弟中的老二,发现了收废品的巨大利益:那是2001年,北京郊区的一家小旅馆,因为拆迁。很多二十一英寸以上的显像管彩电,因为笨重,没人要。只能以低廉的废品价格,卖给废品收购站。
想到自己的老家,还有不少人看黑白电视机。因此老二就使了个胆大。以每台彩电一百元的价格,买了五十多台。然后搭乘在北京开粮油店的老乡,往北京拉土特产的货车,花了不多几个钱的运费,在过年前就把这些电视全拉回来了。
以二十一英寸的每台五百元、二十五英寸的七百元、二十九英寸的九百元的价格,很快就卖的差不多了。剩下几台有点儿小毛病的,如按键不灵便的,我去帮着修了修。也都脱手了。
晚上吃饭时,他简单估算了一下,挣了差不多两万元的样子。那会儿,一个中教二级教师,一个月的工资才几百块钱!
受此启发,老二把老三也叫到了北京。兄弟两个合伙儿开了个“兄弟废品收购站”。因为肯吃苦,对来卖废品的不欺诈,对卖岀去的废品不掺假。几年间生意兴隆,收入颇为丰厚。究竟挣了多少钱?咱也不问,人家也不说。
反正是这么说吧:他们村里,有个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北京市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的孩子。在北京七、八年了,才刚刚付了首付,买下了一套七十多平方的房子。而他们兄弟两个,不仅凭借自己的收入,在北京五环内各自买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的房子,还都娶了媳妇儿。买了汽车。往少说,固定财产,每家也至少有三百多万。这些是明产,暗中有多少,就不知道了。
村里的人们刚开始还笑话他们兄弟两个是在北京“拾破烂的”,很轻视他们。而非常崇拜那个师大毕业、在北京任教的大学生。
直到有一年过年,三个人都回到了老家村里。闲聊中大家通过大学生的口述,才知道这兄弟两个,是村里很多人都比不上的有钱人:你们算算!就按一平方两万元,二牛、三牛兄弟两个,光房子就二百二十平方。就是四百四十万!听说今年废品涨价了,光铜一项,就多卖了六、七万!这可是咱们村里少有的“暗财主”!厉害着呢!可不敢小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