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去过新西兰,在新西兰工作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9.在新西兰的学校,基本每天早上会有早会,每周也有一次时间较长的教职工会议,有一次会议上,教职工们在商讨新学校的设计方案,当校长展示教育部拟定的设计方案后,几乎所有的老师纷纷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并且还和校长辩论不同的设计观点,气氛非常激烈活跃,侄子第一次感受到这么强烈的对权威的质疑以及和领导的“对抗”。在国内会议上,通常是校长讲话,教师聆听落实就行,如果有政策文件,教师也通常是按照文件执行。
10.在新西兰任教一年,侄子已经经历了两次教师“罢工”。新西兰的教师有自己的联合工会组织,当老师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可以向工会反应。由于新西兰的中小学老师一直认为自己的薪资待遇不合理,工作太多,没有合理的备课时间,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罢工这样的行为常会发生。

11.新西兰的小学生十分可爱了,往往下课铃声一响,班级里的许多学生会跑到侄子身旁拥抱他,嘴里还念念叨叨说很喜欢他,还问侄子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弄得侄子很不好意思,因为在国内当老师,老师在和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要保持身体距离,一下得到这么多宠爱,侄子有点儿不知所措,但是感觉很甜蜜。有一次去学校的路上,学生们远远看见他就纷纷跑过来,给了他一个拥抱,还说看到你太高兴了,在新西兰当老师就是这么幸福。侄子请教了新西兰同事,说当学生拥抱老师时,老师该怎么办,新西兰同事告诉他,温和地对待他们,也给他们一个拥抱就可以。
12.前往新西兰之前,侄子准备了些很有中国特色的礼品比如丝绸服饰、上好的绿茶还有显示中国文化的瓷器,每次去新西兰朋友家做客或者获得他们的帮助时,他都会送些礼物表示感谢。至于在朋友生日的时候,侄子出手也很阔绰,精心给他们挑选了礼物,朋友往往在现场就打开礼盒,开心的不得了。问题是等到侄子的生日那天,那些朋友只是对他说了声“生日快乐”或者给了他一张贺卡,其他啥都没有。侄子心里挺失落的,不过想想平时他们对他的照顾很好,侄子也不是很在意了。

13.再说一件尴尬的事情,侄子无心说的一句话差点出了丑,那是学校一次安排的联谊会,结束的时候已经半夜,同事劝侄子不要回家了,直接住他家去,离学校比较近。侄子欣然答应了。到了他家后,侄子看见同事在给他收拾家里一张空床,侄子挥了挥手说别去麻烦了,就睡你那张大床吧,我看了两个男人挤在一起也够,同事听完了很是震惊,他反问侄子,你确定要这样吗,说着继续收拾那张床,侄子见气氛有些尴尬,就没说啥。后来他才了解到在新西兰同性睡在一张床上,往往会被别人误解为那种关系。
我的朋友刚从新西兰儿子处回来,住了2年。他说新西兰空气不错,奶制品多,而且便宜。人口少,除了几个稍大点城市,基本上是个大农村,很冷清,没有什么娱乐。吃个饭,要跑很远的地方。适合佛系人士居住。喜欢热闹的,肯定是受不了的。社会福利很好,生活压力小。
我去过一次新西兰,本来想在新西兰玩两个多月,因为疫情原因只玩了20多天就飞回来了,我的签证是5年的,每年允许在新西兰停留只要不超过180天即可,而且是不限次数。我比较喜欢新西兰,尽管新西兰约只有两个广东省的面积,但南北跨度很大,人口约只有400万,而奥克兰就占了280万,还有首都惠灵顿70万,其余人口分散到全国各地,除了基督城和皇后镇的人口会多一些,其它地方的人口就比较少,但新西兰的风光不错。有人说在新西兰吃方面比较贵!这些有钱人怎么对自己都那么抠?其实我认为新西兰的物价根本就不贵,可能是我这种穷人,从来都不会住高级酒店,更不会去那些高级餐厅用餐。我去新西兰都是租最便宜的公寓,和车,自已去超市买喜欢的食品回来自己做,这样会省很多钱,在新西兰我最开心是每天都可以吃到自己煎的牛排和羊排,喝新西兰的红酒。下面我也不怕失礼,发一组我在新兰租住的公寓和每天吃的食品,让大家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