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母亲偏瘫了,还是我回去照顾她的,给她出医疗费,弟弟等于是上门女婿了,很远回不去,我同样是远嫁。
从那时候她就已经彻底后悔了,养儿防老都是空话,因为弟媳妇嫌弃母亲是一个累赘,弟弟又怕弟媳妇,所以一直不愿意把父母亲接到身边,是我把二老接到身边照顾的,照顾了四年。
去年父母亲才又回到了老家镇上,还是我给安排的住处,租房买电器都是我出钱,弟弟只愿意每个月出赡养费,我和弟弟两个每人每月出1500元,以后要是产生医疗费还要平摊。
弟弟平时候连电话都不愿意给母亲说话,有时过年回家也不会陪母亲聊聊,因为母亲话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不讲道理,所以弟弟特别的嫌弃她,弟弟还说:如果父母一定要养老,母亲归我养,父亲归他养,没得选。
父母亲有什么问题也只会找我。我因为离得远,也是每次都是联系亲戚朋友帮忙处理,我出钱。
因为母亲的问题,我和弟弟基本上没有联系。至于母亲,其实我现在挺心疼她的,她偏瘫了生活不能自理,完全靠父亲一个人照顾她,她每天都被病痛折磨,我希望我去替代她的病痛,但是并不代表我已经原谅了她,只因为她是生我的母亲。
女人丧夫后,抛下三个儿女,改嫁小自己16岁的男人,儿子哭着不让妈妈走,女人却说:我还年轻,你别拖累我,将来我也不要你养。小儿子去看妈妈,女人却说:你总来看我,是不是想要我的钱啊。

李翠花老人现在已经80多岁了,身体越来越不好,眼睛也花了,自己几乎不能自理了,可是有五个儿女的她,却一个人住在山上的移动板房里无人照料。
要说李翠华的一生,可谓是经历十分丰富。她有过三段婚姻,和第一任丈夫生下两儿一女,生活幸福美满,可好景不长,大儿子十来岁时丈夫意外去世。
当时家里一下子没有了顶梁柱,日子肯定不好过,李翠华在别人介绍下认识了第二任丈夫,没多久她就再婚了,大儿子和女儿被她都狠心留在家里,只把小儿子带走了。
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兄妹俩无依无靠,没有父亲没有爷爷奶奶,母亲也改嫁了,他们俩就像杂草一样地生长了下来。
李翠华的大儿子叫鲁北桥,回想起当时被母亲丢下,吃了很多苦,鲁北桥一直记恨母亲,很多年都不愿和他来往,只好后面自己成家当了父母,才逐渐理解了母亲。
这时,李翠华的第二任丈夫服毒自尽了,鲁北桥想着要接母亲回家,可以帮他带带孩子,也让她可以过儿孙承欢膝下的日子,可是此时李翠华却不愿意,执意要嫁给一个小自己16岁的男人。

鲁北桥劝说母亲:你别嫁了,你八字太凶了,嫁一个si一个,你不用担心,将来我会给你养老。
李翠华对儿子说:我还年轻,你别拖累我,我没时间给你带孩子,还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呢,我将来老了也不用你管。
鲁北桥无言以对:你要嫁就嫁吧,将来过得不好,我也不会管你。
李翠华把当时带走的小儿子鲁荣京留在了二婚丈夫家里,自己嫁进了万家,丈夫小自己16岁,那时候李翠华已经50多了,嫁给小丈夫生活还是过得很舒服的。
当时万家是有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叫万良,那时候已经15岁,小的是女儿也已经10岁了,李翠华在万家也是如鱼得水,丈夫听话所以赚的钱都交给她。
李翠华就这样一直在万家呆了将近三十年,直到两年前万家老房子拆迁,她和丈夫一起搬进了临时安置的板房里,前不久老伴也因病去世了,她就这样一直一个人住在板房里了,其他邻居都搬走了。
李翠花住的移动板房在山顶上,要翻过两个山坡才能到,与她为伴的只有一只老黄狗,她现在每天也是饱一顿饥一顿,生活难以自理。

前不久,李翠华的女儿鲁九梅从台湾回来探亲,发现老母亲一个人住在山顶上,母亲告诉她自己没人管了,所以才找来了记者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