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现在,她依然认为,房子是她最后的筹码,想要她的房子,就要对她好。其实,经历了这些,心如死灰,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已经几年都不打她照面了,只求各安天命,一切交给时间了。
憋太久了,凌乱!
我见过最自私的母亲,就是村里的刘奶奶。

刘奶奶没有兄弟姐妹,是她母亲30多岁那年,才生出来的娇娇女。所以父母把她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风吹着。
那时候生活条件都不好,家里有一口好吃的,也得先紧着她。家里地里的活,父母也没舍得让她干过,更没说过她一句重话。
刘奶奶20岁那年,嫁给了刘爷爷,一个失去了母亲的,老实本分的邻村小伙子。
刘奶奶结婚后,从来不去地里干活,还得在家里吃好喝好。刘爷爷也不敢吭气,整天拼死拼活的在地里家里的忙活。
一年后,女儿玲玲出生了。重男轻女思想的刘奶奶,看着女儿就生气,说怎么生了这么个赔钱的货呢。
刘奶奶经常不管女儿,哪怕女儿哭得撕心裂肺的,邻居们都听得着急了,也动不了她这当母亲的心,也不愿意抱起来哄哄。
自己该干啥就干啥,就是不想搭理女儿,感觉她对女儿没有一点母性。
刘奶奶的母亲,来女儿家,看到外孙女可怜,就把她抱回了家,替女儿先养着她。说女儿什么都不懂,也养不好外孙女。
刘奶奶一点也不想女儿,几个月都不去娘家看一次,虽然两个村子离得很近。
只有刘爷爷,一有空就去看看女儿。却也劝不动自己的老婆,把女儿接回来。
六岁那年,玲玲该上小学了,外婆才把外孙女给送回来,说不能耽误了孩子上学。

刘奶奶嘴一撇,说女孩子早晚都是嫁出去的人,不用读书。
刘爷爷好说歹说的,刘奶奶才同意让女儿去上学。
放学后,玲玲就得背起竹筐去村后挖猪草,筐子必须得挖满了才能回家,不然回去就得挨揍。
回家后,还要煮猪食喂猪。等忙活完了,刘奶奶也就基本上吃完饭了。有饭,玲玲就吃一口,没有剩饭,玲玲就只能饿一顿了。刘爷爷就只能省着点吃,尽量给女儿多留一口饭吃。
因为女儿不是自己看大的,刘奶奶跟她也没有什么感情,经常对她连打带骂的。玲玲也不敢吱声,更不敢跑开,只能由着母亲出气。
刘爷爷只能躲在一边难过,也不敢护着女儿,不然刘奶奶更生气,女儿更受罪。
一年后,刘奶奶又怀孕了,也终于如愿生下了一个儿子。刘奶奶高兴得不得了,当时就给儿子起名叫如意,说自己一儿一女,这辈子算是称心如意了。
玲玲也很高兴,想着有了小弟弟了,妈妈开心了,自己的小日子也能更好过一点。可事实证明,玲玲想错了。
这以后放了学,除了挖猪草喂猪,玲玲又多了一个看弟弟的活。弟弟还小,无论是饿了困了,还是拉了尿了,都会哭。
弟弟一哭,妈妈就上火,一顿揍又是免不了的。玲玲经常想,什么时候自己才能长大呢,好脱离这个家,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妈妈。

玲玲初二时,尽管学习成绩很好,刘奶奶也不让她继续上学了,说是儿子如意也到上学年龄了,得先紧着儿子上学。女儿学习再好,将来也还是要嫁人的,都是瞎花钱。
老师知道了,也来家里给玲玲求情,说孩子学习这么好,不继续上就可惜了。
刘奶奶不松口,说学习好也不能当饭吃,女孩多少认识几个字就行。
刘爷爷心疼女儿,也求着刘奶奶再让女儿上两年学,起码上到初中毕业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