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叔家有4个孩子,前面3个是女儿,儿子最小,我叫他明哥。
明哥只比我大3岁,小时候,我家和他家里都穷。明哥家条件更不好,龙叔腿脚不便,走路有些瘸,婶婶也是身材矮小,一年四季劳劳碌碌。
小时候我经常跟在明哥后面一起出去玩。
一起玩的,还有邻居的3个儿子。
我和明哥的家只隔一道墙,邻居家在50米开外的地方。
邻居本身兄弟姐妹多,家族里男丁也多。平时一堆孩子在一起玩,受欺负的总是明哥。
在我的印象当中,明哥是很聪明、淘气、开朗的人。就算邻居的儿子欺负他,只要没伤到,明哥会照样嘻嘻哈哈、摸摸脑袋从地上爬起来,继续和人家玩。
有一次,邻居的儿子在吃番薯,我和明哥看到了,口水直流想吃。邻居的小儿子看到了,递给我一条大大的番薯。我很高兴,忙着掰开两半想和明哥一起分享着吃。
就在我递番薯给明哥的时候,邻居的儿子伸出手来就抢过去了,还对我说:“不许给他吃,叫花子。”
“叫花子是什么意思啊?”我问邻居的儿子。
“我也不知道,听我爸爸说的。”
明哥缩回了手,挠挠头说:“我不吃,我又不饿。”
就这样,我们当着明哥的面狼吞虎咽地吃着番薯,而我明显看到明哥咽着口水,很想吃的样子。
吃完番薯,我们又跑出去玩,明哥也跟着我们跑,没多久又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那一年,农忙刚过去几天,天下大雨了。大人们轻松了下来,会去邻居家走动走动,喝喝茶聊聊天。
龙叔也带着明哥在路上走,我看到了赶紧跑过去,叫了一声“阿叔”,就和明哥玩沙子。
经过邻居家门口,传来几个叔伯在聊天的声音。龙叔闻言进去了,我和明哥也跟着进去,想找邻居的儿子玩。
邻居在给叔伯发烟。以前的人都是吃卷烟,就是一张小白纸,自己包着烟丝点火的那种。
龙叔进去和大家打招呼,邻居也没表示欢迎的意思。看到邻居在发烟,龙叔也哈哈笑着伸出手去,没想到邻居直接绕过龙叔去给叔伯们发烟。龙叔的手落在半空中,尴尬地“嘿嘿”一笑,把手缩了回来。
邻居把烟袋塞到后面的裤袋里,露出了一个袋角。当年才7岁的明哥看到邻居给其他人发烟没给他的爸爸发,淘气的他只说了一句:“伯伯,我的爸爸也抽烟,为什么不给他发呢?”说着就去掏邻居的烟袋角。
“啪”,邻居一句响亮的耳光甩到了明哥的脸上,嘴里说着:“你想偷我的烟?叫花子一个。”
明哥捂着脸大声哭了起来,旁门叔伯们赶紧站起来拉住邻居:“孩子淘气,跟一个孩子较什么劲啊?”
龙叔也忙拉过自己的孩子明哥,训斥了他一顿,说:“你怎么能乱动伯伯的东西呢?没礼貌。向伯伯道歉。”
明哥边哭边说:“对不起!”说完就捂着脸回家了。
当婶婶知道自己的儿子被打,很心疼,抱怨龙叔凑什么热闹?人家不欢迎你,以后就别去了。
龙叔反倒批评明哥说:“你这是不好的行为,不能随便动人家的东西,以后要好好改知道吗?”
“还有,下次碰到了那个打你的人,还是要叫他一声“伯伯”知道吗?小孩子对谁都要有礼貌。”
明哥点了点头。
婶婶却对明哥说:“就不要叫他,打孩子的长辈,不值得尊重。”
龙叔对婶婶吼了一句:“你这样会教坏自己的孩子,本来做错事了就要受到惩罚。”
这件事就算过去了,有时候看到邻居家有人聊天喝茶,龙叔还是会踏进去聊两句,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之间也要和气啊。
我和明哥也照常去找邻居的儿子玩。我叫邻居“伯伯”,他会高兴地应着“哎”,明哥叫“伯伯”,半天得不到回应,或者拉个脸当作没听见。明哥也无所谓,见到了继续问候叫“伯伯。”
龙叔和婶婶平时在田地里忙活,早出晚归。
明哥从小学开始就成绩很好,每次都是班里的前三名,而且每次都是当班长,让小伙伴们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时间过去一年又一年,龙叔的3个女儿中,一个小学毕业,20岁就嫁到邻村。两个女儿读完初中就出门打工了。
明哥却考上一所好高中,成为龙叔家的骄傲。后来靠着两个女儿的帮衬,让明哥顺利上了高中。
明哥考上大学的时候,家里怎么凑都凑不够学费,他有了辍学去打工的想法。
龙叔对他说:“你的任务就是学习,至于学费,是我和你母亲要考虑的事。我们家难得出一个大学生,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供你读完大学,你记得要争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