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福州个税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办理指南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2-09

  1、什么是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是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也可享受,若纳税人有两个孩子符合扣除条件,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每月2000元。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可以选择由父母分别按标准的50%扣除,也可选其中一方按标准的100%扣除,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若子女在境外读书,记得要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2、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第五条规定: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学历教育包括: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标准执行。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注意啦!在升学季也要分两种情况填报调整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哦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3、教育阶段发生变化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幼儿园→小学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学前教育变为义务教育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初中→高中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义务教育变为高中阶段教育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高中→大学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高中阶段教育变为高等教育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新增一条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信息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路径:个人所得税app-常用业务-专项附加扣除填报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提示: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1、切忌直接修改原有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例如直接将2022年1-8月的初中教育阶段信息修改成2022年9月开始的高中教育阶段信息,会导致2022年1-8月数据被覆盖,无法享受对应阶段专项附加扣除。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2、对于连续性的全日制学历教育,升学衔接期间属于子女教育期间,可以申报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如子女6月高中毕业,9月上大学,7-8月也能享受子女教育扣除,只需将两个阶段的专项附加扣除截止时间和起始时间衔接即可。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4、教育阶段未发生变化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学→初中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本科→硕士→博士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仍属于高等教育阶段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发生了学校等信息的变化,只需在原有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记录中进行修改。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路径:个人所得税APP-办税-专项附加扣除修改和作废,找到需要修改的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记录,点击修改按钮。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小提示: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1、【子女教育终止时间】可暂不填写,待子女终止全日制学历教育时再填写。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2、如在原就读学校升学,任何信息都未发生变化,则无需变动。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3、如小学升初中学校改变,修改【就读学校】信息即可,不要修改【当前受教育阶段开始时间】。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疑问解答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我孩子今年大学毕业,请问在填报子女教育扣除时,该怎么填写教育终止时间?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教育终止时间是指子女因就业或者其他原因不再继续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时点。如果填写了教育终止时间,从次月起,就不再继续享受子女教育扣除。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果您的子女当前受教育阶段即将毕业,但还会继续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则无需填写,否则无法正常享受扣除政策。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问:公司员工有两个孩子,一个已上初中,一个今年小学入学,请问是否能对不同的子女选择不同的扣除方式?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答:可以。有多子女的父母,可以对不同的子女选择不同的扣除方式,即对子女甲可以选择由一方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对子女乙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照每月500元的标准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cd3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