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老宋就玩消失,十天半个月也不去小阎直播间,自此,两人的关系变得诡异起来。说白了,钱花了,人睡了,发现自己冲动消费了。可房间都开了,衣服都脱了,你自己不行,能怨得了谁?退货?有点不讲究,宋江这种义薄云天的好大哥,怎么能干这事呢?问题是,包养美女很费钱啊。
小阎每天绫罗绸缎、锦衣玉食,银子哗哗往外掏,这不是吃哑巴亏吗?成年男女之间,没共同的子女牵绊,又没床上那点事吸引,就夸夸掏钱,这是干嘛啊?要结拜啊?按照人间的剧情,接下来的事应该是两个结局:想体面,那就买卖不成仁义在,给点小钱,各退一步,各自追求自己幸福。

想不体面,那就是撕逼大战,手段尽出,各自追求最大利益。可老宋这人好面,义薄云天好大哥必须要排面,给点小钱各退一步的事情做不来,撕逼大战的事也做不来,于是就只能强装大肚子汉,一边心疼银子,一边强撑面子。
小阎还是太年轻,看不懂老宋的心理,心说这货不愿意各自追求自己幸福,肯定是憋着大招呢,将来是要和我撕逼的,年轻人沉不住气,于是事先撕毁了服务合同,给老宋带了绿帽子。这下子,强撑面子的老宋彻底没了面子,花了那么多银子,居然当了王八,恼羞成怒下,老宋崩溃了!
从老宋确定小阎出轨那一刻,就起了杀心。后来的事情,不过是现成的导火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叔在包养年轻美女之前,要不就衡量下自己的银子,要不就考虑下自己的身子。
ps: 宋江是黑道人物,有时候不够奸,我就认识一奸商,包养东师女大学生,据说那姑娘出落的肤白貌美蜂腰鼓臀,包养价格每月三万,再加上开房吃饭送礼物,一个月四万起,结果奸商一顿心灵鸡汤,说什么你有远大前程,未来可以考公,我有繁忙事业,难当男友责任,但我真心帮你,不忍看你受苦,这样吧,为了不打扰你学习,我偶尔过来看看你,每次给你点小礼物,小惊喜,小红包,陪你欢笑陪你哭,陪你天明看日出……
这姑娘听完感动坏了,觉得大哥太善解人意了,这是遇到好人了!其实大哥不仅善解人意,更能善解人意,据说当晚姑娘哭得梨花带雨,大哥状态也不错……此处柔情蜜意,婉转风流,故省略若干字。于是,一个月四万的开销,变成了一次一个1314红包,人家要是出去卖,价格包也小一万,经过奸商一顿洗脑,硬生生打到一千!
瞅瞅,这就是差距。远离奸商!
一哥“俗人读水浒”之——宋江怒杀阎婆惜的“怒”从何来
关于宋江怒杀阎婆惜,后人多有质疑,认为如果宋江若许其“三事”,此灾祸便不会发生了,或以为阎婆惜若肯后退一步,给老宋点时间,宋江便能为其办理“三事”,其灾祸便也消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非也,且听俗人一一道来。
其一、一桩错误的包养造成的积怨。宋江包养阎婆惜做外室本身就是不大情愿的,因为宋江这人是个权力欲极强的人,而“于女色上不十分要紧”,阎婆惜妓者性情,不合偷了张文远,二人打得如胶似漆,宋江是个男人,内心痛不痛可想而知。而阎婆强拉宋江到家那一晚上,宋江吃了冷酒、听了冷言、睡了冷炕、遭了白眼,也伸伸脖子忍了。而阎婆惜少年心性,一心只贪与张文远风流快活,而对于宋江早已失望生厌,二人缘分已尽、怨气已深。

其二、阎婆惜绝非只想“三事”。在看到宋江与晁盖的信后,婆惜道:“……且不要慌,老娘慢慢地消遣你!”仔细分析一下原著,不难发现,阎婆惜把宋江看成是阻挡自己风流快活的绊脚石,是要“慢慢地消遣”他的,即便是满足她“三事”,也没有罢手的可能。
阎婆惜要的是现银,而且立马就要,她是这样说的:“……我便先还了你招文袋这封书,歇三日却问你讨金子,正是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我这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快把来,两相交割。”有人认为,在“招文袋”与“这封书”中间当断一“停顿号”,意思是说,招文袋先给宋江,书信留下,三日后来取换钱。其实无论如何断,阎婆惜都是要钱的,她等不得,即便是等了,宋江也照样要做她的“奴隶”。可见,阎婆惜等三天与不等三天的结果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