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后,次日就自尽了,关羽对貂蝉做了什么?
夜里,在烛光的照耀下,貂蝉容颜如玉,肤如凝脂,还微笑着看着关羽,口中呢喃细语,关羽见状,连忙拿起一本《春秋》,想要稳固心神,却迟迟没有翻页,目不转睛的看着倾国倾城的貂蝉。
貂蝉看到关羽如此模样,却没有进一步行动。便翩翩起舞,想要凭借自己曼妙的舞姿征服关羽,让他成为自己的护花使者。
但貂蝉却没有想到,她起舞不久,关羽便站了起来,不是向她走来,而是用青龙偃月刀对着自己的影子一斩,随后就离开了。
关羽走后,貂蝉浮想联翩,害怕关羽这是在警告自己,又对关羽的行为,感到羞耻不已,一直担惊受怕,便选择了自尽。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04b4b1be3f201b98.jpg)
但貂蝉选择自尽并不是因为羞耻,而是另有两个原因。
貂蝉不再甘为棋子,任人摆布
貂蝉知道曹操把自己送给关羽,不是为了让她找到一个依靠,而是为了利用她,监视关羽的一举一动,动摇关羽对刘备的忠心,甚至关羽不为他所用,便毁了关羽。
此时的貂蝉,陷入了曹操的诡计中,若想活命,唯有听从曹操的安排,作为一枚棋子,暗中监视关羽。
而貂蝉也不是贪生怕死的女子,若怕死,便不会挺身而出,周旋于董卓与吕布之间,为了大义而献身。
可若是为了活命,祸害忠肝义胆的关羽,那就是不义,恐要背负红颜祸水,祸国妖姬的千古骂名。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3f95452806c5ac21.jpg)
深明大义的貂蝉自然不愿,而曹操此人又心狠手辣,若任务失败,必然没有好下场,如此担惊受怕,她也不愿意再活着了。
担心关羽怒斩自己,貂蝉自尽保全尸
此时的貂蝉,刚刚失去吕布,又被曹操安排去监视关羽,宛若惊弓之鸟,整个人都在颤抖。
而关羽的心动却不行动,还用青龙偃月刀斩向自己的影子,貂蝉顿时心灰意冷,浮想联翩。
关羽此举或许是为了斩断心绪,让自己冷静下来,又或许是为了警告貂蝉,若再来勾引,斩的就不是影子,而是你的身体。
但貂蝉却以为关羽就是想斩杀自己,只是没有找到理由而已,顿时心一横,与其担惊受怕地活着,被关羽所斩,还不如自尽保留全尸。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cad65b7a3576a0fc.jpg)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这只是对上述故事的分析,并不是貂蝉真正的结局。
历史上的貂蝉,真正的结局
貂蝉的真正结局,是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的,于是便有了她自尽的故事。
据《三国志传通俗演义》记载:“后曹操以貂蝉赐吕布,未久,关羽恶蝉言辞反复 ,激怒斩之。”
关羽月下斩貂蝉,是有两个原因的。
一是关羽看出了曹操的诡计,他不自己留着,而把貂蝉送给自己,定是不安好心,想要动摇自己的忠心,离间自己与大哥刘备的关系。
于是,关羽一不做二不休,都不想跟曹操演戏了,直接把貂蝉斩于月下,来表明自己的决心。
二是关羽认为貂蝉乃红颜祸水。先是害死了董卓,后又害死了吕布,如今又想来害死自己,简直居心不良。
而且貂蝉为了引诱自己,还特意贬低吕布,捧杀自己。
于是,关羽怒而挥刀,斩杀了貂蝉。
在《三国志大全·关羽斩貂蝉》记载:“你道是温侯弄权,诛了董卓也只为貂蝉。那时节不肯把亲夫劝,如今不得团圆。我跟前一一把他贬,卖弄你巧语花言。”
![](/img.php?url=https://imgw01.71396.com/bl/jh/33af6bbdc3b72259.jpg)
世人都说“英雄不好色,好色不英雄。”,关羽不被美色沉迷,才是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