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蝉被曹操送给关羽后,次日就自尽了,关羽对貂蝉做了什么?
关羽什么都没得到,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公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这个故事,大概率是真的,因为有史料的互相印证。
不止是《三国志》,《华阳国志》也同样记载了这件事。
《华阳国志·刘先主志》:时秦宜禄为布求救于张杨,羽启公:“妻无子,下城,乞娶宜禄妻。”公许之。及至城门,复白。公疑其有色,自纳之。
由此可知,在真实的历史中,就算董卓的侍女是貂蝉,关羽也和她没有任何交集。
他喜欢的,是秦宜禄的妻子,只是最后被曹操抢了去。
后人为了弥补遗憾,便在文学故事中,将大美人貂蝉送到他的身边。
可能大家又觉得“英雄不好色,好色不英雄”,安排了关羽月下斩貂蝉的戏份。
毕竟,我们的关二爷,义薄云天、大义凛然,即便再喜欢的女子,只要德行有亏,都能毫不犹豫地斩杀。
仔细来看,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都着重突出了关羽不好色的品质。
但人们忘记了,在故事的开头,貂蝉也是巾帼英雄一样的女子。
为了大节,貂蝉用美貌和身体做武器,促成了董贼之死。她的妇人之见,固然害死了吕布,可做出决定的毕竟是吕布。
另外,曹操杀死吕布,主要是因为他瞧不起吕布“三姓家奴”的品行。
正如有学者评论的那样:貂蝉无可责之罪,吕布亦非可责貂蝉之人。(取自《三国剧论:关斩貂蝉》)
所以,关羽杀貂蝉,真的值得歌颂吗?
一个大英雄,为什么不能有血有肉,有爱情,有挣扎?
英雄与色,并不是反义词;红颜与祸,也不是近义词。
一个成熟、丰满的人,需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个正常、现实存在的人,肯定有情感需求,因为他是英雄,也是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
最后弱弱地说,关二爷太惨了,抢女人都i抢不过曹操……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关羽忠肝义胆,但他不是不爱美女,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嘛!但是,当曹操把貂蝉送给关羽后,两人只相处了一个晚上,第二天貂蝉就自尽了,关羽究竟做了什么?
简单来说,在兄弟与美女之间,关羽选择了前者,所以他留下了忠义美名,殊不知他这么做对貂蝉太残忍。
貂蝉,原本是司徒王允家的一个歌女,貌美如花,还颇有才艺,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作为一个弱女子,却有忧国忧民之心,为了挽救大汉王朝,她决定配合王允的连环计,对董卓与吕布父子实施美女计和离间计。
当然了,貂蝉作为一个女子,必然要做出巨大牺牲,以出卖色相来达到目的,这也是她唯一可用的资本,她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
来到董卓身边后,貂蝉一方面把他迷得神魂颠倒,另一方面又给吕布暗送秋波,最终成功挑起了董卓与吕布之间的矛盾,王允则趁机游说吕布,最终让吕布刺杀了董卓。
而在董卓死后,貂蝉被吕布所得,可以说她还是很爱吕布的,但她毕竟是个女子,缺少谋略和智慧,结果将吕布给害了。
事情是这样,曹操与刘备攻打下邳,形势十分危急,这时候陈宫给吕布出了个主意,要他率军出城,偷袭曹操后方,即使不能获胜,也至少可逃往他处,但貂蝉担心吕布去了会有危险,便对吕布说,你也要为我考虑一下,还是不要轻易涉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