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市区不熟悉,又为了省几块钱,都不肯坐出租车,就坐公交车在市里到兜兜转转,才找到医院。大爷这辈子都没进过医院,对医院的就诊流程一窍不通,于是又折腾了半天,一直快到中午下班时才看上病。等到医生开好单,缴了费,就都过十二点半了。
我赶紧开始检查。然后一眼就看见肝里面真的长有瘤子了。
老百姓口里说的“瘤子”。用超声的术语就叫“占位性病变”。通俗讲就叫“肿瘤”“肿块”“包块”。肿块分为良性跟恶性,良性的一般都是一些增生性的病变,如肝血管瘤。这些良性的增生病变对健康是没有影响的,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而恶性的肿块,就是我们谈之色变得癌症了。还有些包块是炎性包块,炎性包块通过消炎治疗后,包块能自然消失。
超声检查(包括拍片、CT、核磁共振这些影像检查。)能够发现这些病变,并对这些病变的良、恶性作初步的判定。当然,要做出终极判定的只能靠病理检查。所有的影像学检查对癌症是不能做出确诊的。
彩超检查,除了能发现肿块以外,对包块的良、恶性的判定也是很有临床价值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超声下的特性是不一样的。良性肿瘤由于生长得慢,形状一般比较规则,比如近圆形或呈椭圆形。边界都很清楚,边缘也很整齐,内部结构也比较均匀,包块内部的血供很稀少,甚至没有。而恶性肿瘤之刚好相反。由于其成疯狂的侵略性增长,包块的形状普遍不规则,边界、边缘也不清楚,经常呈“蟹足样”向周围的正常组织侵犯。同时恶性肿瘤内部血供非常丰富,以提供肿瘤疯狂生长的物质基础,彩超就能够探测到这种血流信号,并能测量血流的速度及阻力,为良,恶性的判断提供依据。这也是相对于更贵的CT或核磁检查所不具备有的优势。
大爷的肿块位于肝的右叶,已经比较大了,达到7cm,而且肿块具足了上面提到的恶性肿瘤的特征。更要命的是包块的周围及肝左叶也发现了数个1cm左右的小包块,其实有经验的超声医生已经可以做出明确诊断,这就是一个恶性肿瘤,也就是肝癌。而且癌组织已经在肝内转移。
我下了超声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肝Ca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
这个诊断我解释一下。Ca就是癌的英文缩写,目的就是不想给患者直接目睹“癌”这个字,以引起惊慌失措甚至精神崩溃。这也是保护性医疗措施之一。而为什么是“可能”,而不是直接下肝癌诊断,前面已经提到,原则上影像检查是不能够直接下癌症的诊断的。就算你觉得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也不能。只有取出包块的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才能做出确诊。
我不敢跟大爷解释什么。叫他拿报告单去找开单的医生看病,留给开单的医生去做解释工作。
我每天都要差不多给上百个人做超声检查,大部分的患者都只是匆匆过客,有些人连长什么样都没看清楚。我想大爷就是跟我一面之缘的匆匆过客之一,过了就过了。
可巧了,今年4月份的某天,刚好又碰到这个大爷来做超声检查,还是一个人,看上去比原来瘦了许多,也更黑更憔悴了。我赶紧叫他到我的检查室来检查。大爷也认出了我,说我就是上回给他做检查的医生。
还是做肝脏的超声检查,检查发现,肿块比原来又长大了。原来7cm的那个已经长到10cm,那些转移的小病灶,有些也已经长到3一4cm了,这三个月来, 肿瘤又发展了。
我问大爷,你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了吗?
大爷用普通话交流不大方便,我听得出大爷讲的是我的家乡话 (壮话), 我就用家乡话跟他交流。
大爷一听到家乡的话,马上两眼放光。接着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来医院看病太难了,他不会说普通话,跟医生沟通有困难。他不知道医生说什么,他的表达医生也听不懂。现在好了,在医院里终于碰到会说家乡话的人。他忙问我的贵姓,老家在哪里?
我一一告知。
大爷显然很兴奋。他说他跟我是同一个乡的,只是不同村而已。他还说他认识我们村的好几个人,然后还念出了几个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