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前,学生在幼儿园学过一些拼音,普遍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其实并非如此。孩子对发音的口形、舌位、调子等概念都很模糊,若不及时纠正,养成习惯,就很难准确地拼读拼音了。如:发aoe的音时,虽然孩子们会背“张大嘴巴aaa,拢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但是不清楚发这几个单韵母时,口形不能变动。又如发ai音时,是先发a的音,这个a比单念a时舌位偏前,发a后,舌头逐步上涨,嘴逐步闭合,快到i的舌位时停止,是由1个a到i滑动的过程,只要掌握了1个复韵母的发音方法,其他的复韵母的发音就会水道渠成,由难变易。所以要叮嘱孩子在校要专心学习,学会发音的正确方法。特别是有些似懂非懂的孩子,家长如果对汉语拼音不是特别清楚的,可以打电话请教老师,或收看拼音教学视频等,切不可让孩子囫囵吞枣,随心唱读。
三、想方想法,多多陪练,增强孩子信心
当孩子们掌握了发音方法后,要达到读准拼音还需较长时间的巩固练习。形象直观的事物以及生动活泼的形式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所以一本正经地让孩子读五遍,练十遍;读不好再罚几遍,这种做法是很容易让孩子疲倦、反感的。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以及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以及心醉神迷的乐事。”因此,咱们应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而且要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学。
四、及时评价,多多鼓励,让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
“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教师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要求的这样,咱们家长也应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孩子优点的眼晴,及时捕捉到孩子的闪光点,当孩子有了进步,取得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您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称赞,一个“小苹果”,一颗五角星……都会让他们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热忱。每当孩子掌握了一个字母、一个音节或一种拼读方法时,咱们就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并进一步指导他们向新的、更高的学习目标前进。
我自己的孩子,我同事的孩子也曾经在小学一年级遭遇拼音难题。
首先说一下我孩子的状况,他从小语言发育就比别的孩子慢好几拍。在他3岁的时候,绝大多数别的同龄孩子已经能够流利表达自己的诉求,和大人交流基本无障碍,他依然只会蹦出一些简单、零星的词汇。3岁的时候上幼儿园,在幼儿园基本属于沉默寡言,容易被人忽视和遗忘的一个小男孩。
幼儿园结束后,上了小学,碰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拼音。孩子当时学拼音的思维很奇怪,举个例子:j、i、a、n,这几个字母他都会发,但是一旦组合到一起:jian,他就无论如何也发不出jian这个音,总会莫名其妙溜到别的音上,如:tang、tian、pan 啥的。当然,还有别的问题如“ui”总读成“iu”什么的。当时我亲自上阵,面对面,口对口,教了一个星期,教的期间一度失态到“河东狮吼”状,孩子吓到只哭,还是学不会。由于效果如此不彰,以至于当时自己曾经一度怀疑到孩子的智商问题。
苦恼之余,跟同事交流,正好碰到一个同事,他的儿子一路学霸,当时已经远赴美国名校就读,他儿子在小学的时候也有过相同的“拼音坎”遭遇,听她说起跟我相似的教育经历,顿时内心释然。
根据同事传授给我的经验,我没有再介入孩子的拼音教育,而是放平心态,不再急功近利,给他时间,让他跟着学校老师的节奏慢慢摸索和适应,1-2个月以后,孩子的拼音问题自己就顺利解决。
回顾孩子这个学习拼音的过程,我的感觉是没有任何窍门,给孩子树立信心,给他时间,让他自己慢慢摸索适应即可。
小学1-3年级,知识其实没什么难点,家长关键在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比如温故知新,及时完成作业,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即可。我认为,这个阶段呵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更重要。
现在我孩子已经初一,包括语言能力、作文能力和学习能力,与别的同龄孩子已无二致甚至还有所超越。回顾他一路以来的学习历程,我一个体会是:孩子的花期的确有早晚。有的孩子可以一路绚烂,有的孩子是渐入佳境,有的孩子可能终其一生都平凡如小草。作为家长,抱有一颗平常心,拉长时间的轴线,有所为有所不为,孩子带来的惊喜可能就会在人生的某一时刻与你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