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为这学校贵肯定不好招生,毕竟小城市这也太贵了,但是我错了,如果你不及时打听着点可能报名都报不上,而且小区里有好几家我知道的跟我家水平差不多,都直接送到了小区的幼儿园,问原因无非这两种:
(1)接送方便,不耽误上下班,就在大门口
(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提前给孩子培养人脉关系,想得确实长远。
另外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水平还是挺高的,像那几家水果店、蔬菜店价格都挺贵的,但是为了方便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不计较价格的,毕竟大家都挺忙的,而且其实很多的邻居都办了他们的会员卡,几千块钱的充值,我没舍得,有时间了就去1.5公里外的大超市多采购一些放到冰箱里存着,能省不少钱。
其实高档小区也有不交物业费的,这一点倒是刷新了我的认知,我以为都不差这点钱呢?
我是咋知道的呢?
凡是进小区要么刷脸要么刷卡,如果开车的话就是车牌号识别,外来车辆是一律不准进入的。
一到年底十一月、腊月这俩月的时候,大门口就经常有车直接拦在大门口,我之前以为是装修的或者外来的车,确实也有,但是更多的是没有交物业费的业主,因为我听到门卫说“交上物业费直接给续上时间就能进出了”。
我对门的邻居就被拦了两次,我都看到了。
说到最后
不过住在这样的小区也是有实打实的好处的:
比如:
1、普遍的素质比较高,很安静,对于睡眠质量比较差的我来说,很需要安静的环境;
不过也会偶尔出现个别素质差的,家里院子养的狗不看好,吓得我儿子哇哇大哭,都留下阴影了。
2、确实带动沿街的生意。
我大姑姐是在我住进小区的第三年搬过来开店的,说实在的那赚钱的速度着实让我羡慕;而且大姑姐的邻居一个是开宠物店的,天天都很忙,因为会时不时地去玩,一只猫几千块钱,一只狗上万都不觉得稀奇了;刚开始是两口子干的,后来又雇了一个人;另一边的邻居是开干洗店的,我那天在大姑姐那玩了一会,干洗店的顾客就没断,不是开大奔的,就是开凯迪拉克,或者奥迪比较多。

3、如果有机会跟邻居一起交流的话还是有收获的,只是机会很难得
我跟干装修的邻居也是偶然在楼下交流了一次,她只是简单地跟我介绍了一下投资的事情,之前装修的时候去过她家里,感觉还是挺随和的,挺好交流,那次也是因为两个孩子一起玩我们俩也闲聊起来,不知道怎么的聊到了投资的事情,其实那时候我刚好有一点闲钱,就请教了一下,确实受益颇多,具体的就不说了。
我高档小区住了十年了,小区都是大户型,二层复式,有二百七十多方和二百九十多方两种户型居多,地下停车场基本上都是奔驰,宝马,保时捷等豪车,小区里的业主基本上是开企业的,做外贸公司的,我们家以前也是开公司的,老公这两年身体不好加上生意难做就关停了,靠以前的积累理理财日子过得还不错,小区里大家见面都很客气,十年中结识了很多邻居,大家都关系处的不错,一起聚餐,一起去旅游,谁家里有事也都出力帮助,我女儿办喜酒时叫了二十多家邻居一起来热闹,小区里的物业也很尽职尽责,总之居住在这里面像个大家庭,其乐融融
朋友就是个普通人住进一个高档社区,大多数是当老总或者是私企老板。因为身份悬殊,在小区没有朋友,闲时常和我念叨和有钱有权人住一起的烦恼。
人家的车基本都是豪车,她家开个雪铁龙,有时停的碍事了,就会被骂一句什么破车?还敢乱停。努力的攒钱后来终于换了辆奔驰。
快到过年时发的东西,送的东西太多了就清理冰箱了,看看人家扔出来的一箱箱的鸡鸭鱼肉,一箱箱没打开的水果,鸡蛋,牛奶,真的是心疼。有次她低头看了下箱子上的日期被老公数落一顿,"看什么看?难道没过保质期你想捡回去不成?"
物业费一平米5元。每年七千多元,绝不能有不满就借口不交。物业公司也很势利眼。
和身份相差甚远的人家当邻居如果自己没定力常常会让你有自卑感,也很难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