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年世兰,甄嬛,祺贵人,都是与家族息息相关。年世兰做为年羹尧的妹妹,得到皇帝宠爱和偏袒一部分是因为要给年羹尧面子;甄嬛得到皇上信任和宠爱,一部分也是由于皇上重用甄嬛的父亲弹劾年羹尧。
皇上忌惮年羹尧,因此与太后联手杀害了华妃的第一个孩子,还害得她一生不能生育。

对于这一点,皇上是觉得愧对华妃的,因此当华妃害了甄嬛的孩子,皇上也没有真正地处置华妃,那是皇上内心对同样失去过孩子的华妃,有很大的亏欠。
皇上对华妃有爱、有亏欠、有利用,有太多连他自己也分不清的复杂感情,因此,当年羹尧被皇上处死后,太后问皇上如何处置华妃(年答应)。皇上说:
儿子与世兰到底是多年的夫妻,总有恩情在,许多事也是儿子对不住她,只要她不再生事,儿子日后会给她个贵人的位分,让她好好养在宫里。

当时太后就说过,年答应性子太刚烈,让她不生事,恐怕是难。
太后一语成谶,果然年世兰记恨甄嬛,找小太监放火烧碎玉轩。这件事被甄嬛和沈眉庄用来大做文章,最后“逼”得皇上处置年世兰。

皇上看到被火烧光的碎玉轩,还有受伤的沈眉庄,以及步步紧逼的甄嬛,只好说:让皇后和敬妃去审问。
最后,当苏培盛拿着皇后懿旨,去让华妃自尽时,华妃非要皇上的圣旨,其实是因为她知道皇上不忍这样做,她经历了那么多后宫明争暗斗,她也深知,这懿旨有可能是假的,或者就是被人做了手脚,不是皇上本意。

她要的,不是皇上的圣旨,是皇上与她的一个决别,只有皇上告诉她,恨极了她,厌恶了她,她才会死心。
而皇上,根本没有恨她,厌恶她,只是被甄嬛一伙人逼得无路可走,皇上本意,是要留着这段情的,因此他连圣旨都不忍心出。

当华妃死后,皇上追封她为敦肃贵妃,以贵妃的礼制为她出殡,风风光光地下葬。可见,皇上对她是真的有感情,有眷恋。
华妃本可以翻身,她争的是爱,不是位份
《甄嬛传》中华妃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她靠着哥哥的功绩在宫中搞买宫卖宫的事情,同时还杀害嫔妃,为了争宠也不择手段。

但是她是爱极了皇上,为他精心准备食物,为他努力怀上孩子,为他甘心受罚;看着华妃吃酸黄瓜假装自己孕吐的场景,每一个努力想当妈妈的女人,都会动容,但是,她到死才知道,害她不能生育的人,竟然是自己最爱的皇上,她在甄嬛的紧逼下,万念俱灰,撞死在墙上。

华妃即使没有哥哥的背景,以她的姿色和状态,她是可以不靠母家就能得到宠爱的。只是从一开始,她与她的哥哥,就密不可分了,哥哥让她有了更多的专宠;哥哥也害怕她没有了孩子。

皇上曾经说,如果世兰能不再生事,会给她一个贵人的位份,养在宫里。
其实,即使母家败了,年世兰也是可以翻身的。
甄嬛也好,祺贵人也罢,甚至是安陵容,母家犯错,她们都惨败,受到皇上极度厌倦。只有年世兰,母家已经犯下滔天大错,皇上仍然念及旧情。

试想,如果年世兰能从此安稳度日,或许,皇上不再忌惮她的母家,反而会与她更和睦,甚至她也会有一子半女。
但是她性子太刚烈,状且过习惯了奢侈的生活,怎么可能从答应,一点点熬下去,况且甄嬛一党人,又怎么能放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