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乒坛最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前五位,你知道是谁吗?
1、“八臂哪吒容国团
他不但是乒坛第一,而且是全中国第一,是他摘下了中国人民头上鸭蛋司令的帽子!容国团,祖籍广东省珠海市南屏镇,1937年8月10日出生于香港一个贫苦的海员家庭。1941年冬,日寇侵占了香港,容勉之一家回到家乡广东珠海南屏镇。
7岁那年,他被小小的白色赛璐璐球(一种空心玩具球)迷住,于是与乒乓球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他个子瘦小,比乒乓球桌高不了多少,但打起球来却有一股灵气,进步神速,很快便成了全校的“乒乓小球王”。
1957年4月下旬,日本乒乓球队访问香港,容国团像一头初生牛犊,与世界冠军狄村对阵,爆出了一个大冷门———他以21∶19、21∶13连胜两局,在一片惊叹声中,竟将世界冠军拉下马。容国团打败了狄村,消息一夜间传遍了香港,妇孺皆知,他成为了新闻人物。
如果说容国团打败狄村是他常年累月刻苦训练的结果,那么他心系祖国,回报祖国则是爱国升华的高度升华。这也是我将他列入第一名的原因。
1956年底,容国团向广东省体委递交了一封申请书,请求报效祖国。一系列的波折后,容国团接到广州体育学院的入学通知。正式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一员。技术方面,因其抽、杀、削、吊、拉、搓、推、挡样样精通,被誉为“八臂哪吒”,状态达到了职业生涯的顶峰。
1959年4月5日的男单决赛,由容国团对曾9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连胜3局,最终,容国团以3∶1打败了西多,夺得中国体育史上首个世界冠军———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具标志意义的事件之一。
这个世界冠军,让容国团的命运驶入了另一轨道,也从此改变乒乓球项目在中国体育体系中的地位。乒乓球就此开始被奉为“国球”,渐渐成为了民族情感的寄托,成为国家运动的象征。
他直拍快攻打法,变化多,尤精于发球,推、拉、削、搓和正反手攻球技术均佳。在比赛中,他运用战术灵活多变,独具特色。在技术方法上,容国团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左推右攻打法,后期的郭跃华、江嘉良、冯喆、刘国梁、马琳等人很好继承了直拍的优良传统,在世锦赛和奥运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过后来受到文革冲击,他英年早逝,有些遗憾。
2、庄则栋
1959年,入选中国青年乒乓球队;庄则栋曾获得第26—28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之一。1971年4月,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乒赛期间,冒着风险,结交美国运动员Glenn Cowan,打开了中美两国友好的大门,开启乒乓外交。
他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连续3获得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的运动员。

3、瓦尔德内尔
瓦尔德内尔是瑞典乒乓球运动员,他是世界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欧锦赛冠军为一身的乒乓球大满贯。多次代表瑞典乒乓球队征战世乒赛,对抗了以蔡振华、江嘉良、刘国梁、马琳、王励勤、王皓、马龙、张继科等中国4代选手。他在瑞典和中国都很受欢迎,被中国的观众亲切地称为“老瓦”;由于打球极具艺术性和多变性,又被称为“乒坛莫扎特”、“乒坛常青树”以及“游击队长”

瓦尔德内尔的技术特点是:正手上手意识好,多以侧旋弧圈球为主,反手位他可拉可打,并首先熟练使用了反手弹击弧圈球以及侧切上旋球的技术。发球上,他以正手半高抛侧右上、下旋配合左侧上、下旋为主,隐蔽性高、接发球上,他手段丰富,变化多,能够有效的控制对方的高质量上手。

老瓦将中国的近台快攻打法与欧洲中远台两面拉弧圈打法融为一体,把各种技术不断地重新组合,形成全方位的攻防转化、攻守结合的新的技术风格;创造性地使用了“横拍直握”的发球法,发球技术在世界乒坛首屈一指,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运动员的前三板技术的提高。从1989年到1997年瓦尔德内尔共19次排名第一,始终位列顶尖选手行列。这个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