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的时候,经常听家里的老人说,有些人过世下葬后,墓地里会出现一些喊叫声。传说就是有些人看上去没有了呼吸,但在医学角度来说,并没有真正的死亡。所以在以前很古老的时候,医学没有这么发达,出现过一些假死现象,也不足为奇。
也许中国的殡葬风俗要求停尸三天以上,也许也是为了避免假死活埋的现象产生吧。有时候仅靠一个人的呼吸是无法正确判断是否死亡的。
随着医学的发达,如果病人是在医院过世,一般会出具医院的死亡诊断书。那样的话,从医学角度来判断的话,基本就不会出现假死亡的现象。
根据殡葬风俗,逝者生前的遗物都会用适当的方式处理掉。比如逝者生前睡过的床,逝者生前穿过的衣物。
记得村里的老爷爷过世后,他的亲人便把他生前睡过的床砸坏,以前基本都是木板床,砸坏之后变成木材后烧掉。还有老爷爷生前穿过的衣物,他的亲人也全部清理出来,焚烧掉了。
手机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及的事物,如果手机是作为逝者的遗物,那我们应该如何来处理呢?
人死后手机该怎么处理?
根据现在很多地方的习俗,下面这几种做法是比较普遍的。

一、手机作为陪葬物,和逝者一起下葬
这是比较普遍和最常见的一种做法,手机作为逝者的随身物品,根据风俗习惯,很多逝者的随身物品,比如手饰,发饰,项链、耳环等等,通常都会跟逝者一起下葬。
手机也基本上被列为逝者的随身物品了,现在的人都是人手一部手机,基本上天天不离手。列为随身物品也很正常。
但有些地方也会把手机留存下来。因为现在手机的功能很多,比如照相、录像啊等等,逝者的手机通常会存有一些逝者生前的照片,或一些关于逝者生前的信息。当逝者亲人怀念逝者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看。
2、当作纪念品,封存起来。
手机是电子产品,长时间不用的话,功能也会退化。而且手机的电池也不耐用,如果不用,不充电的话,时间一长根本就开不了机。
手机作为逝者的身前物品,可以当作纪念品封存起来,用盒子装好,放在不常见的地方。
也许若干年以后,真的变成了很意义的纪念品。或者当后代思念逝者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下,睹物思人。
3、把手机遗物传承下去
手机也可以当作逝者生前的贵重物品,代代相传。当然,逝者的生前物品是需要专人保管比较好,这样不会乱。而且也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家风,如果世世代代这样做的话,目前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若干年过去后,发现这件事情特别有意义。
在保管逝者生前物品的时候,可以标注逝者的一些个人信息。每个逝者的物品分开保管,在物品箱内放置一些关于逝者的一些信息条。这样的话,后人来纪念逝者的时候,可以对逝者有个全方位的了解。
清明节的时候,中国人的风俗都是要去扫墓,纪念先人。但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隔了好几代的后代,并不了解先人的情况,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如果逝者生前的物品可以保管起来,而且备注一些逝者的个人信息的话,那后代就会很清楚,在清明节扫墓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情况了。
4、将手机供奉在逝者遗像旁
手机作为逝者生前的随身物,也可以将手机供奉在逝者的遗像旁,供后人祭祀。
放在遗像旁一定要注意,不要弄脏了。因为时间一久,很多香灰会跌落在手机上。毕竟手机是电子产品,灰尘一旦落到手机上,会被吸附在手机里,这样会不容易清洗,不能保持干净。
所以手机要放在离香炉稍微远的地方,保证烧香祭祀的时候,灰尘不会落在手机上。也可以套个小的透明塑料袋,这样既能从外面清楚看到手机,也能把手机保护好。
5、把手机直接回收
也有些地方的风俗或习惯做法就是直接把手机回收掉。手机回收还是有价值的,手机里面的电子原器件,可以回收重复利用。所以手机被回收的概率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