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广州市应急管理局、市三防总指挥部办公室获悉,5月10日至13日,广州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持续性暴雨,全市河流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大涌水。最强降雨主要出现在5月11日至12日,易发生在下午至傍晚和凌晨。此轮降雨期间,可能会发布橙色以上的高级别暴雨预警信号,需做好推迟上学、停课的准备。
雨水多,市民出行注意安全。罗昌伟摄
广东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昨晚记者获悉,根据《广东省防汛抗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和省防总有关规定,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决定于5月9日20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据气象部门预报,5月10日至13日,广东将有一次大范围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将是今年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强降雨,发生江河洪水、山洪、城乡内涝和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
省三防办、省应急管理厅要求,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要立即上岗,加强会商研判,加强危险区域安全巡查,切实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坚决转移危险区域群众,预置抢险队伍和物资,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可能于今日下午发布
据气象部门预报,10日至13日,广州将面临今年以来最强(首次)持续暴雨到大暴雨。本次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短时降雨强、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过程雨量200 ~ 300毫米,局地400 ~ 50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80 ~ 120毫米,局地伴有短时8级左右大风和雷电,最强降水主要出现在11日至12日(强降水最易出现在午后到傍晚和凌晨)。
预警信号方面,10日下午可能发布暴雨、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11日至12日可能发布暴雨橙色、雷暴黄色及以上预警信号。
主要降雨时段可能与早晚高峰重叠
气象部门提醒,本次降雨过程中,需注意防范强降水及其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降雨过程中可能发布橙色以上高级别暴雨预警信号,需提前做好推迟上学、停课的准备;主要降雨时段可能与早晚高峰重叠,对交通造成影响,需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此外,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雷电和短时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工厂工棚、临时搭建物、户外广告牌、绿化树木、港口作业、水上交通、海岛旅游等造成的安全隐患。户外活动、核酸检测点、材料运输等。应提前做好防雨防风措施。田间注意避开雷雨期,防止渍水对蔬菜和水稻的不利影响。
河流将出现今年最大的涨潮
受强降雨影响,预计本周,广州主要河流和中小河流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大的涨水过程,水位可能上涨3-5米,这意味着发生洪水的风险极大。流溪河、增江可能5年一遇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20年或以上一遇洪水,水位可能上升3 ~ 5米。
目前,广州市有4座大中型水库的降雨量小于300mm,分别是黄埔区的金坑水库和增城区的白桦林水库、白洞水库和增塘水库,其中增塘水库的降雨量非常小(50mm)。根据气象雨量预测,预计此轮降雨将增加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量约4000万立方米。不预泄,6座大中型水库将超汛限水位,各水库超校核水位的概率较小。
本周珠江天文潮位逐日上涨,但总体偏低。但由于西北江洪水水下下泄、市内流溪河及局部汇流,中心城区及番禺区部分潮位站可能出现接近或达到警戒潮位的高潮位。
由于降雨范围广,累计雨量大,容易造成江河水位普遍上涨,其中从化、花都、白云、增城等山区易发生山洪,中心城区超警戒潮位概率大,需提前采取相关防御措施。
做好人员转移安置工作[/s2/]
广州市三防总指挥部办公室提醒应急、气象、水文、自律等部门密切关注雨情、洪水、风情、地质灾害动态发展,加密监测频次,及时会商研判,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为各部门和公众开展防灾避险提供准确预警信息。
做好人员转移避险和安置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三通”制度和特殊群体转灾“四个一”机制。对存在风险隐患区域的人员,要重新明确转移责任、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闭环做好“谁来转移、谁来转移、向哪里转移、何时转移、如何转移”的工作,确保危险区域人员的人身安全。
广州水文分局提醒,广州已进入强对流天气活跃期,极端洪涝灾害随时发生。市民朋友要注意天气情况,暴雨洪水期间减少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