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信。本报广州5月14日电题:珠江流域应对今年首次防洪大考有哪些“秘籍”?
众信。com记者王健
5月9日以来,珠江流域经历了今年入汛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一次降雨过程。面对今年“最强降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珠江委”)14日表示,经过科学调度,目前流域主要河流水势平稳,主要河流无编号洪水或超警戒洪水,无重大险情灾情和人员伤亡,取得了暴雨洪水防御的阶段性胜利。
珠江委介绍,本次强降雨过程中,珠江流域西江、北江、东江、汉江干流出现明显涨水过程,共有22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目前,广西北部和东部、广东大部等地累计雨量100毫米至250毫米,局部250毫米至400毫米,过程中最大累计雨量为广东中山市唐兰站725毫米。最大日雨量、3小时雨量、1小时雨量均出现在广东江门市大坑站,分别为492毫米、308毫米、149毫米。珠江流域暴雨防汛取得阶段性胜利的背后有哪些“秘籍”?珠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连日来,该委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珠江防总办公室作用,坚持“防为王”原则,强化“四防”措施,科学调度水库,全力做好各项防范应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最强降雨”,珠江委锚定“无人员伤亡、无水库溃坝、无重要堤防决口、无重要基础设施影响”的防御目标,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全面进入防汛实战状态。同时,珠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珠江委主任王宝恩多次主持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流域防汛形势,优化、细化、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记者从珠江委获悉,该委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报”措施,正式启动珠江水旱灾害防御“四预报”平台,密切监视流域降雨情况变化,实时滚动预报。10日启动防汛抗旱四级应急响应。11日,根据舆情发展情况,及时将响应提升至ⅲ级,发布预警信息2600余条,发布岗位预报信息92条27次。利用数字化手段,模拟预演水库、河流、堤防、蓄滞洪区的蓄泄情况,赢得防汛主动权,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珠江委充分利用模拟演练成果,计算清水账,结合相关省(区)情况,科学运用预泄防洪、削峰错峰等措施,,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组织岩滩、长洲等西江骨干水库预泄5亿立方米;引导在建的大藤峡水库水位有序由52米降至47.6米;调度东江新丰江、贺江合面石、汉江棉花滩等大中型水库拦蓄17亿立方米洪水,尽最大努力避免编号洪水,大幅缩短中小河流报汛时间,确保流域、重点地区和重要基础设施防洪安全。
此外,根据水利部部署,珠江委及时向广西、广东、福建派出4个工作组,协助指导水利工程调度、水库巡查排险、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防御等工作。紧盯防汛薄弱环节,实时在线跟踪流域807座水库调度运行情况。严禁违反规定超汛限水位运行;多次向有关省(自治区)通报防汛会商意见,督促强降雨地区有关部门做好病险水库和中小水库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山洪防御等工作。,从而及时转移风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珠江委透露,下一步,将密切监视流域雨情、水情、水情,滚动预测、分析研判,加强与相关省(自治区)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提前做好细致切实的防御措施,坚决打赢暴雨洪水这场攻坚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