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天,2000多万上海市民留下了太多的遗憾:白领女孩在等待因疫情而变慢的快递;互联网志愿者想给同伴一个拥抱;因疫情而推迟婚礼的情侣,想赶一场浪漫之旅;正在赶往一线的快递小哥思念家乡的妻儿...
从5月16日开始,上海将分阶段推进恢复营业和市场。很多人看到了希望。下面四个故事里的人经历不同,但都相信疫情总有一天会过去。那些来自春天的愿望——一场聚会,一张照片,一顿火锅餐,一次旅行——都会随着时间前进,照进现实。
图说:彩彩怀念那些美好的下午茶时光。受访者供图(下同)
彩彩:喝下午茶,看看路边的梧桐树
蔡有一个护身符,在他手里已经半年了。这是她打算送给一个小妹妹的礼物。她几年前从龙华寺要的,本来打算过年后送出去。但是因为工作忙,加上疫情,她和朋友已经半年没见面了。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是在路边喝咖啡,拍照。冬天漂亮的大衣就像他们的笑脸。那时候巨鹿路人山人海,路边的梧桐树偶尔落下最后几片黄叶。
在时尚之都上海,彩彩和很多朋友一样,特别喜欢精致。但现在她似乎离这个词越来越远了。化妆曾经是她的必修课。现在无论是在家工作还是穿上防护服下楼做志愿者,彩彩最多能扎个丸子头,因为不用面对别人。化妆品放在柜子上久了,有的盖子上甚至有一层薄薄的浮灰。
即使在疫情期间,彩彩偶尔也会登录各种购物网站,看看最流行的衣服。那些好看的春装早在年初就买好了。现在,彩彩正在等她从唯品会买的熨平机。这份快递,似乎寄托了她一个强烈的愿望:快递到了,疫情一定会过去,堆积在柜子里的衣服也会熨得整整齐齐。她可以约上朋友,在阳光明媚的下午喝下午茶。
描述:疫情过后,邵铮想脱下防护服,看看其他志愿者的真面目。
邵铮:给你周围的人一个拥抱
每天和女儿视频通话前后,是邵铮情绪下降最多的时候。视频前是期待,视频后是失落。
下来吧,邵铮已经快两个月没见到女儿了。疫情开始时,邵铮把妻子和两岁以下的女儿送到祖母家。他们分开的时候,孩子一个个跳出来,而现在,在屏幕的另一端,女儿已经可以说完整的句子了。
邵政住在几个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小区里,和他一样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年轻人有很多。在邵铮唯品会,发放物资的志愿者来自腾讯,和他一起搬运物资的年轻人都在字节跳动工作。他们一起改造了社区的物质分发网络,并制作了互联网式的表格来安排物质分发和核酸检测。他经常收到公司发来的日常用品,这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邵铮的时间变得简单明了,除了在家工作,就是做义工。只是在公司的一次视频培训中,邵铮谈到了自己想跑步的愿望——当时,他想起自己有多久没有沿着河边跑步了,一种酸溜溜的心情不禁涌上来。培训结束后,广州的同事给他买了瑜伽垫。
启封那天,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抱身边的人,不仅仅是他的女儿,还有这几天和他并肩作战的志愿者们。邵铮熟悉每个人的声音,但他几乎没有见过他们。他在脑海里无数次想象,疫情结束后,他们一定要脱下防护服,彼此仔细对视,用力拥抱。
描述:图蒂和周觅在天台的“婚礼”照片感动了很多人。
图蒂和周觅:赶上那场推迟的婚礼
张天舞台上的“结婚照”抚慰了许多上海人的心。4月16日,原本是图蒂和周觅的婚礼。那天,他们结束了一天的志愿者工作后,走上了废弃的屋顶。周觅换上一套西装,图蒂穿上一条红裙子。他们手牵着手,对着陆家嘴的斜阳和夕阳,定格了这张特别的婚纱照。
夕阳如此绚烂,邻居们告诉他们,这是封锁期间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图蒂和周觅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正因为如此,上海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图蒂是一名建筑师,周觅在一家外企工作。这座城市给了他们空施展才华的空间,上海早已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
婚礼延期后,周觅和图蒂一起自愿参加,白色婚纱换成了同样的白色防护服。他们遇到一个急需透析的邻居,几经周折,成功将他送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