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要做饭带火这些家用电器,但是我劝你不要急着买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实施。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从今年9月起,中小学生不仅要掌握烹饪的技能,还要设计营养食谱。
随着政策的下发,很多家长开始准备一些孩子做饭必备的厨具。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很多家长会考虑一些专门为孩子制作的厨具。这种厨具也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真煮儿童厨具。
在电商页面搜索“儿童厨具”后,你会发现一系列打着“真烹饪”旗号的儿童厨具产品。100-200元左右可以买31个厨具。价格可以说是相当划算,销量也还不错。最高的一个只有超过2W+的评论。
但是这些所谓的迷你厨房电器真的适合孩子使用吗?其实作为家长,我觉得应该更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不要被突如其来的热点冲昏了头脑。
所谓真正的儿童烹饪厨房电器,不过是普通餐具的还原
从电商页面来看,这些所谓真正做熟的儿童餐具,其实并没有太多专门针对儿童烹饪的操作。最大的区别是它们比普通餐具小很多。
理论上来说,小尺寸参与可能更方便孩子操作,但是用过小尺寸餐具的大人应该也知道,做饭的便利性其实很差。如果菜煮的量比较大,稍微搅拌一下菜就有可能溢出锅,容易烫伤孩子和周围的同学。
所以从功能上来说,它更像是一套可加热的玩具,无法满足我们成年人对烹饪需求的理解,同时也无法保护孩子的安全。
缺乏相关安全认证和核心参数标识。这些真的煮出来的儿童厨房电器真的能用吗?
而且食品级的厨具、烹饪用具其实都有相关的标准,比如国标不锈钢餐具或者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生活用品必须有3C认证等
据笔者所知,电商页面上只有部分产品有强制3C认证,并没有带电产品的功率等具体关键参数的标示。
另外,这些厨具是用什么样的金属材料和不粘涂料做的,也没有明确标注。即使是我们成年人,买电器也要看功率,买厨具也要注意是否是304、316等安全的不锈钢。但是商家只标注可以食用,并没有更详细的标注。
所以参考100元-200元买的30多种厨具的价格,这些餐具的材质是否真的安全、达标就值得怀疑了。此外,从产品的差评来看,也有消费者反映产品味道刺鼻,对安全标识存疑。
先了解政策再跟进做饭需求。至少在五年级以后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教育部出台的这项政策,增强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显然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很多家长并不是真的仔细了解政策。事实上,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和建议,要求他们1-2年级学习蔬菜的选择、清洗和去皮,3-4年级学习凉菜和面食的制作,5-6年级学习家常菜的制作和食谱的设计,7-9年级学习营养餐的制作。
就政策要求而言,只有3-4岁的学生可以学习蒸馒头和煮鸡蛋饺子,5-6岁的学生可以学习西红柿炒鸡蛋和炖骨头汤。到那时,孩子大概10-11岁。这些真正适合儿童烹饪的厨房电器并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也不能满足这些菜系的烹饪需求。
点评:真正烹饪儿童厨房电器是伪需求。不建议父母购买或赠送礼物
所以基于综合判断,我认为真的煮家电是政策热度下的伪需求。不建议家长跟风购买作为礼物。
首先,产品自身材料和工艺的安全性难以保证,无论是操作还是消费都存在不确定的风险;其次,根据国家规定,10岁以下的孩子是没有必要接触这些可加热的家用电器的,这不仅阻碍了孩子更早地掌握烹饪技能,还会因为孩子太小而给孩子造成烫伤等风险。最后,按照国家政策,10岁以上的孩子需要做菜,烹饪容器满足不了,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我个人认为,10岁之前,孩子可以参加一些不需要电和暖气的厨房劳动项目。10岁以后,孩子身高接近140cm。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在厨房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