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信。新华网长春5月17日电(记者郭佳)记者17日从吉林省气象局获悉,5月(1日-16日)以来,吉林省气温略低,降水偏少,多风。受此影响,很多地方土壤水分匮乏,旱情呈上升趋势。
吉林省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中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播种面积达8600多万亩。目前吉林省玉米播种接近尾声,但大豆播种和水稻插秧正处于高峰期。
5月以来,吉林省平均降水量1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6%。平均气温12.5℃,比常年同期低1.1℃;该省大部分地区有五天出现大风天气。
阴雨大风天气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导致吉林省很多地方土壤水分不足,农民不得不采取带水播种的方式播种。未来一周的天气状况依然不容乐观,高温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亏缺面积进一步扩大,土壤水分亏缺程度进一步加深。吉林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七天,吉林省平均降水量仅6.0毫米左右,比常年同期偏少近一半。与此同时,气温大幅回升,平均气温在18.0℃左右,比常年偏高2℃左右。
据吉林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七天,吉林省降水主要在东部山区,中西部平原地区基本无有效降水,而这些地区恰好是当地的粮食主产区。气象部门提醒农民加强苗期田间管理,积极采取抗旱保苗措施。
吉林省是中国最早开展人工增雨的省份之一,年均增加降水30亿立方米。面对旱情,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表示将根据天气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