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记者、白5月18日报道:今天上午,上海市召开第187次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据浦东新区“城中村”专项工作小组组长吴卫平介绍,本轮疫情以来,流行率比较高的“城中村”有72个,共有23.3万人。这些“城中村”房屋老旧多,人口密度大,居住条件和卫生环境差,共用厨房和卫生间现象十分普遍,存在较高的疫情传播风险,是浦东新区疫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
4月19日,浦东新区成立城中村专项工作小组,推进城中村疫情清理工作,新增阳性病例逐渐下降到单个地方直至零。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抓“四级网格”。建立“村-块-户”四级网格体系,将全市72个村庄划分为1904个单元,预留生活通道和配套消防设备。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城市保障干部、公安、城管、特保、志愿者等8600余人。动员综合运用技防手段,加强村口检查、周边巡查、村内严查,严格落实留在室内。
二是把握“四要四做”。疫情高峰期,全市各村进行日常核酸筛查,优先保障单管资源。对疫情严重的城中村,早晚做抗原筛查,对漏检者逐一追踪。坚持就地调流分类,重点排查同室、同院、相邻握手楼居民,狠抓杨转米,全力抓好落实。
三是抓“四公治理”。关闭公厕,发放7.7万个移动厕所到人家里,错时使用公共厨房和公共水龙头,每次使用前后做好消毒。同时,加强公共环境消毒,加密村口、快递代收区等重点区域预防性消毒频次。
四是抓“四个确保到位”。做好保供、保医、保药、保处方工作,发放大礼包100多万份、中药干预处方45.2万张。加强对独居老人、残疾人、贫困家庭等特殊群体的扶持,畅通就医绿色通道,优化配药服务。
吴卫平表示,下一步,浦东将继续巩固“城中村”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优化社会管控,夯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二是加强动态监测预警,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第三,科学准确的流向溯源,做到一切调查,一切判断;四是加强环境整治和消毒,确保不留死角;五是引导个人防护,筑牢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作者:刘轶琳、柏可林 选稿:费一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