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多地民政部门发布的2021年婚姻登记数据显示,初婚平均年龄普遍延迟。有专家表示,年轻人对婚恋的困惑是平均初婚年龄推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晓兵认为,可以将婚恋教育纳入中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减少青少年对婚姻的困惑甚至恐惧,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婚恋观。
长三角多地发布的2021年婚姻登记大数据显示,适婚年龄男女双方初婚年龄均在30岁以上。其中,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平均初婚年龄为男性35.23岁,女性33.96岁,比2016年的29.41岁和27.27岁分别推迟了近6年和7年。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近年来适婚年龄男女的初婚年龄一直在下降。如果再加上更大比例的“未婚不育”群体,婚姻危机正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导致平均初婚年龄推迟的原因很多,比如受教育时间延长、就业压力增大、对婚姻的期望值过高等。由此产生的群体焦虑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产生了不同于传统婚姻观的新的婚姻观。“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除了更多的物质和事业上的考虑,还在于婚姻意愿的降低。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影响个体婚恋观形成的因素有三个: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主观能动性。为了让适婚青年打破自我设定的条条框框,勇敢地走向婚姻殿堂,需要通过系统、专业的教育,形成健康的婚姻价值体系。
为什么要结婚?如何看待和处理婚姻?对于很多青年男女来说,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他们没有经历过婚姻的实践,但他们的经验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言传身教”。应试教育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和资源。有些人已经进入大学甚至社会,对婚姻的认识非常有限。他们甚至对选择伴侣、夫妻相处、生孩子等一无所知。这些不仅拉长了适婚青年接受系统知识、形成价值观的时间,也让他们错过了接受价值塑造的最佳时机。当他们步入社会和职场,要么没有时间去感受和学习,要么就会被不系统的、专业的指导带偏。
大学是形成婚姻观的最佳时期,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平均初婚年龄推迟、未婚不育现象突出,不仅可能影响社会和谐和个人幸福,还可能影响生育的可持续增长和国家人口战略的实现。有鉴于此,需要构建系统的婚姻观,减少群体焦虑带来的“恐婚症”和“恐育症”,巩固现有的婚姻基础,不断提高结婚率,不断改善和降低离婚率。从这个角度看,在高校开展婚恋教育课程,是婚恋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与社会、家庭、个人融为一体,形成系统的价值塑造。
高校婚恋教育的核心是让青年学生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婚恋,包括学会为婚姻做准备和处理婚恋的各种情况。这既是与人相处的“能力训练”,也是如何与人相处的“情感处理”,是对他人和自己负责的“责任认定”。青年学生要真正认识到,婚姻和爱情需要男女双方的相互负责、相互理解和包容。只有在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时候,理智才能大于情感,宽容才能大于私利,然后,他们才能以德抗武,以德证明武。
适龄青年需要学习什么是爱情,如何表达,如何看待婚姻,如何看待婚姻等等。让大学生接受系统全面的婚恋教育,提高对爱情的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和维护能力,从而减少失恋带来的伤害,在婚恋的最佳时机,勇敢地行动起来追求自己的幸福。
(本文来自论文。更多原创信息,请下载“The Paper”APP)
作者: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