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紫黑的色泽,淡淡的甜味,沁人心脾的香味,我还是觉得很少有水果能与之相比。
看过曹禺名剧《雷雨》或看过剧本的人都会记得第二幕中周朴园的一句台词:“无锡是个好地方。”这座美丽的城市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我对这一行感到更加亲切和熟悉。
无锡是个好地方,这是举世公认的。但我们这些在这片鱼米之乡土生土长的无锡人应该感受最深。
当时我家附近有一大片桑园。桑园归业主所有,没有人会随意采摘桑叶,更不会破坏这片广袤的绿色桑园。无锡的孩子虽然活泼爱撒野,但有分寸,不越轨。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们住得很近的朋友会约好提着一个小竹篮去绿油油的地里挖荠菜和马兰头。那是一片广阔而美丽的田野,每人半天就能收获半筐野生荠菜和马兰头。带回家,我妈会做荠菜豆腐丝汤,把无锡的豆腐干剁碎,拌上马兰头,浇上香油。这是多么美味的“绿色食品”啊!更重要的是,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想很多在无锡长大的男孩和女孩都有这样的经历,有这样难忘的童年生活。
再说郁郁葱葱的桑园。五六月份,我们会一边挖野菜,一边欣赏常青树中结着点点紫黑色果实的桑树,但没有孩子会随便采摘桑叶和桑葚。照顾这片桑树林的大多是老伯伯和老女人。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会主动和挖野菜的孩子说话。他们是蚕农,租这块地种桑蚕宝宝,同时把桑叶卖给其他蚕农。除了吃和送人,桑葚还会提着竹篮在街上叫卖。看到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挖野菜,就把他们当小辈,会主动邀请他们去采摘成熟的桑葚。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开心的小心翼翼的去挑选。我无法告诉你我们有多开心。但是,孩子有礼貌,守规矩,有分寸。他们一边摘一边吃几个,有时还带一些回家给父母兄弟姐妹尝尝。他们绝不会乱摘。
到现在,每当我回忆起桑葚的味道,我的牙齿和脸颊上都是唾液。它紫黑的色泽,淡淡的甜味,沁人心脾的香味,我还是觉得很少有水果能与之相比。可能这就是我对它的偏爱吧。是对家乡的怀念吗?是一种只有自己内心才能感受到的乡愁吗?
几十年过去了,时光如水。但这种记忆是清晰而生动的;曹禺那句“无锡是个好地方”永远不会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周)据
作者:周丹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