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宝而安
那是1993年春节的前一天。听从叔叔的安排,我从老家雷州半岛坐长途汽车到了深圳。10多个小时后,我来到了深圳宝安。
被称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我叔叔在这个城市生活了10多年,算是深圳最早的建设者之一。他说,你大学学的是经济学,应该来深圳探探水。这也是我第一次离家,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和宝安的缘分早已刻在了我的命运里。
我叔叔是个忙碌的商人,早出晚归。我一般都是他的跟班,跑腿,帮人。他说,伙计,你在深圳忙,只会偷懒。有时候没事,他就让我去外面看看,熟悉一下城市环境,也算是增长了见识。
那天,我溜达到他家附近的一个新工业区。厂区的围墙还在建设中。下班的时候是中午。穿着统一制服的工作人员走出大门,直奔食堂。这是一张年轻、单纯的脸,甚至有些孩子气。他们大多和我年龄相仿,有些甚至比我还小,但他们都很冷静,精力充沛。看着他们,我不禁想起了我二哥,他中专毕业的时候才18岁。他也加入到宝安打工的洪流中。他微薄的工资一部分是我读大学的生活费。他们是如此的相像,每个年轻瘦弱的身影背后,都有一个沉重的家庭。这是青春的痛苦和责任。
这个工业区大门左侧的垃圾堆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乱七八糟的东西中,我发现了许多被遗弃的泥人和音乐盒。当我上去拿起几件时,我震惊地发现这些小工艺品是崭新的。一个女工走过来跟我说是她厂里生产的。都是出口货,质检标准高。只要有什么缺陷,就会被淘汰,作为无用的垃圾堆在这里。在那个年代,大学校园里流行做小生意,这被视为一种社会实践。我灵光一闪,心想如果我把这些小玩意带回学校,一定会畅销。我马上给二哥打电话,告诉他我的想法。他二话没说,给我找了两个大麻袋。像寻宝一样,这只猫在垃圾堆里工作了两个多小时,甚至收集了两麻袋的手工艺品。10多天后,我带着几个要好的同学在我的校园里摆摊。不出所料,这些小娃娃很受欢迎,我们卖了1000多元。在当时,这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那是我人生赚的“第一桶金”。在这批“废品”中,有一个八音盒还存放在我的家乡。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音质依然纯净无瑕,足以见证深圳的不凡品质。
95年,我带着梦想来到宝安,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当时二哥刚刚换了一份新工作。说起他的求职,还是一段有趣的经历。当时他应聘会计,老板问他月薪多少。他说现在不确定,工作一个月后再付。一个月后,老板不仅留住了他,还给了他一份非常满意的薪水。我二哥在这家公司干了27年,现在已经是公司的高管了。这家公司换了三个老板。他永远是每个老板最信任的员工之一,也是这个公司最忠诚、最勤奋、最有执行力的管理者之一。他告诉我,像他这样在这个只有500人的公司服务了20多年的员工有40多个。显然,公司成了他们心中的另一个家。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我就像上了发条的发条,在宝安的时间和空之间辗转反侧。
宝安的工作生活环境让我更加坚定了两年后在这里生活的决心。1997年底,我在宝安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那里定居下来。几年后,父母陆续来到宝安生活,我们家成了很多来深圳求职的老乡最初的落脚点。有时候人太多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围着桌子站着是常有的事。第二,据统计,那些年,外出求职,留在我们家的有100多人,现在仍有30%以上留在宝安工作生活。
是宝安深港文化的根。早在东晋咸和六年,就已经由中央设立的一个县管理。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的浪潮一波接一波,“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宝安人,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绚丽多彩、生机勃勃。如今,已进入湾区时代的宝安,正秉承城市发展的核心,沐浴海湾,把握时代脉搏,走出自己的强节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区。
对于很多踏足深圳追梦的年轻人来说,宝安是无数打工者开始梦想的地方。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故事,或悲伤或快乐的故事。宝安,古时候境内有座山叫宝山,山中有银矿。明代有一本书说:“得其宝者安,得其宝者安。”因此得名。在我的理解中,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从中获得了一件或多件属于自己的宝藏,这也是这个城市给予每个人的几乎相等的份额,要么忠诚、勤奋、诚实、坚韧,要么机遇,无论他最终离开还是留下。
我们属于留下来的那一组。20多年来,我们就像我们的家乡一样熟悉。就我们而言,健康的父母是我们镇的宝,“勤”字是我们家的宝。我们愿意真诚地拥抱这“二宝”,得到它们并与之和平相处,幸福地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