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6月17日电(陈秋霞)今年入汛以来,广西出现多次强降雨天气。目前,广西正在经历新一轮强降雨“车轮战”。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16日发出《关于迅速行动切实做好当前防汛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全力投入防汛救灾工作。根据预报,6月17日至21日,广西将迎来一次持续大范围暴雨过程,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过程累计降雨量多为100-200毫米,局部地区250-400毫米,局部地区超过600毫米。由于前期广西持续强降雨,江河水库水位高,土壤含水量大,新一轮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降雨强度强,暴雨落区与前期高度重叠,中小流域特别是西江发生洪水或特大洪水的可能性大,防汛抗洪救灾形势十分严峻。
通知指出,各级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要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加密预报频次,加强预报信息共享,第一时间将预报预警信息传递到村、户、人,不漏一村、一户、一人。
《通知》要求,突出抓好西江流域防汛、水库水电站防洪、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城镇排水防涝、重点风险安全管理和防灾避险宣传教育等六个方面,加强重点区域防御,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针对西江可能发生的流域性洪水或特大洪水,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强调,水利部门要加强江河监测预报、预警早防,特别是对预测水位已超警戒的河段,要加强沿河堤防和低洼易涝易涝地区的巡查巡查。在危险路段和重要部位,应急物资要提前落实,加强巡查检查力度和频次。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组织工程抢护,及时转移受洪水威胁的群众,确保防洪安全。
广西有大、中、小型水库4500多座,水电站2400多座,部分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每个水库都要有因极端天气紧急转移泄洪区群众的操作措施,坚决防止因紧急泄洪造成群死群伤。
关于山洪地质灾害的防范,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提前转移受威胁地区的群众。遇到暴雨、山洪、山体滑坡等紧急情况,一定要及时果断转移群众。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易发区特别是学校和安置点的排查、巡查和排查力度。对可能发生泥石流等重大地质灾害的路段,要派人进行果断的交通管制,防止重大人员伤亡。
目前,广西401个市县已全部落实排水防汛安全责任人、牵头单位责任人和现场责任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统筹考虑城市外洪涝灾害,加强河道水系和排水管网排查疏通,提前落实应急排水队伍和设备,加强地铁隧道等地下空房安全管控,狠抓排水疏通,杜绝城市内涝造成人员伤亡等重大事件发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受洪水影响严重地区的学校要适时停课,适时关闭沿江景点和受洪水影响地区,采取措施安全疏散景区游客。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强调,各地要进一步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一线工作法”和网格化管理,完善市领导覆盖县、镇、村、村、村长覆盖户的“四包”责任制。对防汛不力、责任不落实、失职渎职等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