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气象台19日17时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20日至22日,山东省将持续出现37℃以上的大范围高温天气。为此,山东省要求科学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合理安排室外工作时间,严格排查易受高温影响的作业场所和岗位,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控职业性中暑。
记者从河南省气象局获悉,19日,河南省淮河以北大部分县市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其中中北部大部分县市最高气温37-39℃,全省最高气温鹤壁市淇滨区39.7℃。针对此轮高温,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气象灾害防御与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河南省气象局分别启动高温四级应急响应,18日,高温应急响应提升为三级。此外,河南省气象局和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农业干旱灾害高风险预警。
15日以来,宁夏多地陆续发布高温预警。据气象部门预报,15日至19日,银川中北部及石嘴山、吴忠、中卫将出现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
国家首席预报员、中央气象台研究级高级工程师房贤表示,此轮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影响范围广。由于长期受我国北方暖脊控制,加上冷空气空不活跃,共同造就了持续的高温天气。22日起,暖脊开始消失,中层气流平缓浅,有利于弱冷空气体进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北黄淮的高温。
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20-21日,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内蒙古西部、陕西等地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35-38℃,部分地区可达40℃左右。气象专家建议,高温天气持续,公众需注意用电安全,减少户外活动时长,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高温导致旱情严重的地区,要及时调配水源灌溉农作物。
(综合本报记者李红梅、王浩、邱超逸、朱佩贤、程欢、张勇、李刚、张腾阳、庞、、、朱嘉琦、秦瑞杰、、杨、周桓、李锐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