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居家生活

夏至的发现,真正开启了中国人创制、发明二十四节气的过程——夏至: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常驻编辑 居家生活 2022-06-20 夏至   渐近   一夜   节气   骄阳
HYi拜客生活常识网

民间有句谚语“夏至不太热”“夏至三岁”,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在没有空曲调,没有电风扇,没有冰箱的传统社会,恐怕只有风扇能带来些许凉意。过去妇女有夏至互赠折扇、粉等物的习俗。风扇,绰号“酷友”,能生风,消暑;粉能去汗除异味,散浊气,防痱子,是古代女性夏季的“神器”。盛夏时节,一些地方流行妇女佩戴枣花的习俗。大龄女戴枣花,嘴里会说一句:“我脚麻,狄多枣花在头上。”人们认为这可以辟邪,治愈腿脚不适。HYi拜客生活常识网

时令饮食也是古人消暑的“良策”。俗话说“冬至饺子里有面,夏至有面”,夏至吃面条是中国的传统饮食。中国北方,尤其是北京夏至的典型面食是打卤面、炸酱面、芝麻酱等。面条煮好后,用冷水冲洗,清凉爽口,降火开胃。南方的面也有很多种,比如阳春面、肉丝面、三鲜面、桥面等。夏天吃面条的习俗与小麦的成熟密切相关。中国节气饮食的一大特点是“初尝”。面对这种新鲜营养的时令“主食”,人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满足自己渴望的机会。此外,民间习俗认为夏至吃面有“食疗”作用,热面可以发汗祛湿,冷面可以降温祛火,有益健康。除了面条,夏至饮食习俗因地而异。比如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夏至吃粥、麦饺、馄饨的习俗。围绕“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夏至饮食文化,是人们及时进食观念的生动体现。HYi拜客生活常识网

炎炎烈日在酷暑中徘徊,一夜带来一个多云的夏天。盛夏时节,虽然炎热,却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美好。绿意渐浓,荷花映日,蛙声鸣叫,麦谷满仓,阴阳流转与四季更替完美交融,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智慧和自然观。万物鼎盛的时候,半夏时间似乎在提醒我们,只有珍惜时间,活在阳光下,才能描绘出夏花般绚烂的人生。HYi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者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HYi拜客生活常识网

编辑:陈意映HYi拜客生活常识网

来源:北京日报HYi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夏至时节防晒不可少
  • 夏至养生 夏至宝宝健康需牢记这些
  • 夏至养生 上班族养生重在保护阳气
  • 夏至将至 酷暑天上班族如何养生
  • 夏至养生 老年人养生7大原则
  • 夏至过后要防暑 勿盲目贪凉
  • 夏至养生误区 这一点很多人都不知道
  • 夏至是什么时候 夏至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 夏至养生 这些方法让你身体更健康
  • 夏至吃什么 这些食物清热止渴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