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各类商业设施、工厂、仓库、公园绿地等城市空空间和场地设施资源,新建和改建一批功能特色鲜明、事业产业联动、综合效益显著的城市体育中心,是近年来上海增加体育场馆面积的突破口。
位于嘉定区南翔镇置地工业园的翔魔方体育综合体,是国内最早探索体育服务综合体的经典案例。香立方由上海华东机械厂旧厂房改建而成,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其商业业态包括足球、篮球、击剑、城市滑雪等22个体育项目,10多个文艺项目,辐射周边82个社区近20万居民。2020年,香立方已实现年客流量200万人次。
大都会体育中心本质上是一个集全民健身和相关产业于一体的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大城市,都有很多体育设施呈现出单一的体育功能。大都会体育中心可以将体育与商业、文化、旅游、教育、会展等元素相结合,拉动相关产业,扩大健身人群。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补充,大都会体育中心将成为全新的体育消费载体,为市民创造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体育消费体验新场景。
2021年6月,徐汇区健康社区Lohas 空作为全市第一批老年运动健康院正式揭牌。政府的惠民实事,显著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本市已建成40家“老年运动健康院”,服务100多万人,为老龄化社会服务。
老年体育健康之家是上海第一家多功能社区老年健身场所。智老并重,整合体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并为老年人提供体质测试、基础健康检查、科学健身指导、慢性病运动干预、运动康复训练、健康知识普及和休闲社交等“一站式”运动健康服务。
与相对昂贵的健身俱乐部相比,老年体育养生之家向老年人提供免费或低价服务(99元/月)。作为上海体育券指定场馆专项扶持项目,老年人可使用30元老年体育券,每月只需69元即可享受专业的体育健康服务。
老年人运动健康之家为服务老龄化社会提供了解决方案。该模式从上海走向全国,先后落地北京、天津、贵阳、苏州、嘉兴、成都、长沙、江阴、重庆、Xi安、宁波等11个城市的社区,推动全民健身与国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助力健康老龄化。
“上海奥运”驱动产业新引擎
2019年4月,在上海新世界胡太平公园,F1赛车首次走上中国街头。这样的风景,既是对F1运动最好的宣传,也是上海形象在世界上的又一次精彩展示。
上海正在打造世界体育名城的“金名片”,体育赛事是上海建设世界体育名城的核心要素之一。打造高水平的专业赛事,高质量发展体育产业,让更多的世界级赛事在上海成功举办,让更多的专业优质赛事在上海脱颖而出,从而达到举办精彩赛事、参与赛事的目的,更好地帮助体育产业做品牌。
放眼全球,每一个国际著名的体育城市都有一批属于自己城市的品牌赛事,并逐步将其培育成国际知名赛事。2020年,上海马拉松在全国所有马匹中独占鳌头,成为“白金”,真正成为世界顶级马拉松赛事。2021年,与“上马”基因相同的“划船”(注:上海赛艇公开赛)在苏州河应运而生。
作为上海本土原创比赛,“上马”的赛道是公路,“上船”的赛道是水路,都具有上海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苏州河上4.2公里的“划船跑道”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有镌刻着历史记忆的老建筑,如邮政博物馆、划船协会、四库馆,也有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翻新的建筑和滨海步道。从普济路桥起点出发,奔向外白渡桥,从苏州河望向陆家嘴,也意味着这座城市从历史走向了现代。
“登船”真正建立了上海人与母亲河的联系,也让人看到了上海人的眼光、魄力和精细化管理能力。未来,“登”的持续举办将进一步推动苏州河沿岸系统设施建设和市民亲水活动。
加快建立与国际体育赛事之都相匹配的体育赛事体系。结合当前体育赛事特点、全球体育赛事格局和国内外相关经验做法,上海首创“上海运动会”品牌识别体系,将赛事分为“P”、“H”、“D”三类。
上海ATP1000大师赛、上海马拉松、F1中国大奖赛、世锦赛-汇丰冠军赛四项赛事,已被认定为“P”赛事品牌。这些事件在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是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赛事质量不断提升,综合效益不断释放,为中国和上海形象的全球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上海建设世界体育名城的标杆性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