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信。本报天津6月25日电(杨)记者从天津市农委获悉,截至6月25日,天津市小麦大面积收获已经结束,全市178万亩小麦已基本收获,小麦收获率近100%。麦收会战圆满结束,打赢了今年粮食安全第一仗。
“三夏”期间,天津投入了5800多台联合收割机、8800台播种机、100台打捆机和大量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主力军充分发挥作用,小麦单产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可达100%。
据介绍,今年“三夏”,天津麦收战役是在疫情越传越大的形势下进行的一场攻坚战。入夏以来,天津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三夏抢收小麦工作专班,制定三夏抢收小麦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三夏作业形势会商,组织作业供需精准对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障服务,有力保障了小麦及时抢收和粮食回仓。
“今年小麦种植面积比往年有所增加。去年我们种得晚,今年春天雨水充足。小麦一般晚熟3到5天。此外,进入收获期后,降雨等不利气候因素较多,导致小麦收获期较往年有所滞后,但今年的收获结束时间与常年基本持平。”天津市农委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减少各个环节的粮食浪费,特别是田间地头的收成损失,天津市农业农村部门成立了专家指导服务队。在做好机具维修调试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竞赛活动,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微信群以及农机手办理上岗证、办理农机年检、购买补贴手续等机会,,开展宣传动员。在每一个涉农领域,我们都相继开展了机器降收益的竞赛活动。通过竞争,不仅机器营收降低的意识深入人心,而且机器营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