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北京的高温让一些市民有了足够的防晒装备,室内室外都要“全副武装”,但这种从头到脚的防晒不一定科学。专业警告:过度防晒可能导致维生素D缺乏。
搜索电商平台,发现防晒装备年年出,销售火爆。当初从普通的防晒帽、防晒霜、遮阳伞,到越来越多种类的防晒口罩、袖子、衣服,今年甚至出现了“全方位防护”的长款连体防晒。衣服从头裹到脚,还自带防晒口罩。穿上后全身几乎只露出一双眼睛。
这样的“过度防晒”科学吗?首都医科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果壳》特约作者刘雯说:过度防晒可能导致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能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吸收,维护骨骼健康。人体的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食物和皮肤通过日晒的自我合成。
“防晒其实是为了防紫外线,但人体皮肤会在一定波长的紫外线下合成维生素D。而且衣物和防晒霜不仅能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还能抑制维生素D的合成。所以过度防晒可能会造成维生素D缺乏。”
刘雯进一步解释说,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摄入足够的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加上长期的室内工作生活,户外活动大大减少。好不容易出去一趟,把自己裹得很紧,不让紫外线进入。所以很难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导致维生素D缺乏。然而,维生素D缺乏会增加骨质流失、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刘雯建议,在气温适宜的季节,最好多做户外活动,让四肢暴露在阳光下。
避免“过度防晒”并不是没有防晒。
刘雯说,如果你处在紫外线超标的环境中,比如低纬度地区、海边、沙漠、高原等。,你在户外的时候需要做好防晒工作,避免在紫外线强烈的时候长时间呆在户外。如果必须外出,应使用高倍防晒霜,穿长袖衣服,戴太阳镜和太阳帽等。
“但如果你住在北京,出门就没必要全副武装。在脸上和脖子上涂一些低倍数的防晒霜就够了,出门要戴墨镜和遮阳帽。”刘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