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曙光了!”今天下午,煎熬了几个月的上海餐饮人终于有了好消息:自6月29日起,本市近一周无中危区、无社会疫情的街道、乡镇有序开放餐饮大厅。
摩拳擦掌,上海餐饮人立即着手准备餐厅开业。从加强员工培训、实施消毒管理到准备新鲜食材、调整菜单布局,“忙”起来的感觉真好!
经过几个月的支持,我终于等到了好消息
“有序开放饭堂的消息一出来,我马上转发给了店内管理组。大家都很激动,我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和记菜品总经理杨海表示,经过几个月的艰难支撑,恢复餐厅食品的好消息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和记黄埔在上海有14家门店。目前有13家在做外卖业务,还有一家还没有恢复营业。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外卖是支撑不了运营的。老实说,管理层有点悲观。”他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前,14家店每月食品收入约3000万元,外卖约600万元。疫情发生后,馆内食物暂停,外卖不到500万,相当于收入减少了八九成。“但是开放食堂的消息一出来,我们的士气又高涨了。”
怡福汇,位于开和盛汇四楼,是一家专做江浙菜的新店。今年1月刚开业。负责人钱记得很清楚,因为菜品精致,装修有品味,新店开业不久就得到市场认可,周末高峰时段需要等人。但3月以后,除了“三八妇女节”之外,座位始终没有坐满。
“我们的营业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包括一个大厅、一个宴会厅和13个包间。无论是装修还是房租,前期投入都非常大。”她说,由于定位高端晚餐,店里98%的收入来自餐厅。她在纠结的时候听到这个好消息真的很激动。“希望越快越好,我们能重新开门迎新老客户。”
疫情期间,老常升作为上海市生活物资供应的重点单位,从保障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伙食,到开放社区团购,始终处于运转状态。但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只有网上点餐,没有堂食,相当于“自废武功”,难以应对经营压力。看到逐渐恢复用餐的好消息,上海老盛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CEO石剑锋除了在朋友圈兴奋地一键转发,还迅速做出工作安排,通知店家做好准备。“具体能开放的区域还要等相关部门的书面通知,但我们会提前准备,争取食堂尽快开放。”
立即行动,为恢复用餐做好准备
疫情爆发以来,上海餐饮人一直在想尽办法自救,而面对即将恢复用餐的曙光,大家也行动起来。
“首先要做好人员培训,以《上海市餐饮服务行业疫情防控指南》为准绳,做好各项防疫政策。其次,各门店还成立了疫情应急防控小组,以店长为组长,将各项防疫职责落实到人。”杨海告诉记者,这两天店里会对所有的就餐区进行清理,这样才能彻底灭杀。厨房区域增加了更多的高温杀菌设备,确保人、物、场的安全。
“对于食堂的恢复,我们既高兴又担心,所以防疫工作还是放在第一位的。”他说,考虑到现阶段就餐人流有限,和记菜品还将调整菜单,将原来的250多道菜减少到150道左右,以保证食材新鲜,更方便品控。
费告诉记者,很多老顾客都打电话问她什么时候可以吃饭。“我们也在等合生会的通知,但其实从6月1日开始,我和我的员工就每天打扫店铺,消毒餐具,滚动检测核酸。同时,我们根据行业协会的指引调整了大厅内的餐桌间距,时刻做好第二天正常营业的准备,希望尽快用自己的菜品和服务赢回顾客。”
石剑锋将门店工作的安排细化到6月29日前的每一天。27日、28日两次对门店做深度清洁消毒;28日晚调整物流发货顺序,保证29日大厅有足够的餐食;28号前准备好足够的防疫物资,包括口罩、消毒片、口罩、抗菌手凝胶、额温枪、防护服、场所代码等。重新安排店铺时间表,确保人员容量,恢复正常营业时间。
“我们已经很忙了!”怒猫渡火锅环球港店经理徐子青表示,目前店内尚未接到商场恢复用餐的通知,但店内已做好恢复用餐的相关准备。除了人员和食材供应的准备,商场还会积极采取环境消毒、物品清洗消毒等措施。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要求,加强员工的健康管理,确保到店顾客恢复用餐后可以安心用餐。
作者:张钰芸 选稿:李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