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日电(记者袁)今年登陆我国的第一个台风即将来临?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预计将于7月2日白天在广东阳江到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或成为今年首个登陆我国的台风。
台风暹芭有什么特点?对华南会有什么影响?
台风暹芭逼近琼粤沿海
“暹罗芭”这个名字来自泰国,意思是热带花卉。
截至6月30日,今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只有三个台风,分别是马尔卡、余念和暹罗巴。据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统计,历史同期(1949-2021年)共有4.6个台风,今年上半年生成的台风数量偏少1.6个。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月30日夜间,今年第3号台风“暹芭”已加强为强热带风暴。7月1日21时10分,台风暹芭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南方约315公里的海面上。
预计,“暹芭”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台风级(12-13级,33-40m/s)。将于7月2日白天在广东阳江到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最大可能登陆区域为广东吴川到广东徐闻一带(台风级或强热带风暴级,11-12级,11-12级)。
7月1日11时30分,中国气象局已升级启动台风三级应急响应。7月1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水利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山洪黄色预警,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截至7月1日8时38分,广东省共有51个台风预警信号生效。7月1日上午,海南省海洋预报台发布海浪ⅲ级预警(黄色)和风暴潮ⅳ级预警(蓝色)。
台风暹芭持续时间长,风雨影响大
据中央气象台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钱奇峰介绍,今年初台风登陆时间较常年同期(6月28日)略晚。
钱启峰介绍,南海生成的本地台风一般称为“土壤台风”。“地球台风”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不对称结构导致其影响下的风雨分布不对称;它远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转向气流弱,路径多变,预报困难。加上季节性的风云系统,带来的是长时间的降雨。
“暹芭”是典型的“土壤台风”。目前表现为结构不对称,移动缓慢,影响时间长。
根据预报,暹芭登陆后,可能会出现小回旋现象,给华南带来长期风雨影响。另外,菲律宾以东有一个低压发展,可能与“暹芭”形成形成双台风效应。台风后期的演变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7月1日上午11时,今年第4号台风“艾利”生成(热带风暴级,8级,18m/s),未来将向偏北方向移动,给东海带来风雨影响。
海南、广东、广西将面临暴雨
7月1日,“暹芭”外围云系开始影响海南岛和广东南部沿海地区。
具体来看,大风预报方面:7月1日20时至7月2日20时,南海大部、广东沿海、海南岛、广西东南部沿海、西沙和中沙群岛附近海域、北部湾、琼州海峡将有6-8级大风,部分海域或地区风力9-10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风力12-13级、阵风14-15级。
降水预报方面:7月1日20时至7月2日20时,广东大部、广西东南部、海南岛、福建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广东沿海和海南岛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广东西南部沿海和海南岛北部局地有大暴雨(250 ~ 300毫米)。
海南岛1日至2日、广东1日至3日、广西2日夜间至6日是强降雨的集中时段。
气象灾害风险预报方面,1日至4日,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中部、广西东部和南部局地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广东西南部、广西南部局地发生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中部、广西西南部局地山洪和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高;广东中西部、海南岛北部、广西中东部洪涝灾害风险高。
据国家海洋预报台预报,受台风影响,预计7月1日中午到7月2日中午,南海北部将出现4-6.5米的大浪,广东沿海将出现3-5米的大浪,海南东部沿海将出现2.5-3.8米的大浪。
7月1日,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了海浪橙色预警和风暴潮黄色预警。
多地备战,广东部分地区停课
为做好台风暹芭的防范应对工作,国家防总办公室近日派出两个工作组分赴广东、广西协助指导防台风工作。水利部向广东、广西和海南派出三个工作组,协助和指导地方政府做好防台风和强降雨工作。
据广东省湛江市教育局信息,为确保师生安全,7月1日下午湛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