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设新时代,建设美丽边疆]
“没吃过加加面,就没去过盐井。”加面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盐井纳西族乡的特色食品。
滇藏国道214线穿越盐井。近年来,源源不断的自驾游客悄然带火了这座小镇,加面也成了“网络名人打卡”的必吃美食。离大路不远处,纳西族妇女果拉卓玛开的“果拉聪”面馆人气很旺。一碗面25元,不限,直到饱。“来,再来一碗!”忙碌的郭拉卓玛不停地给客人添面,热情地招呼着。
闫家家面已经流传千年了。面条由当地特产荞麦制成,味道很浓。配上藏猪肉、葱花等食材做成的肉末,味道鲜美。由于量少,一碗面可以一口吃完,所以也叫“一口面”。
地处川滇藏三省交界处的芒康县,境内有千年盐场,还有大美雍雪山、滔滔澜沧江、珍稀滇金丝猴等壮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它是许多游客的第一目的地,尤其是自驾车和骑自行车的游客。
昔日的骡马铃声在茶马古道上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游人蜂拥而至。当地人找到了工作,足不出户就能吃到“旅游饭”。据旅游部门统计,2021年,全县接待游客46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703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0%和25.7%。
与盐井乡一河之隔的曲子卡乡是中国第二批特色小城镇,海拔2300多米,气候宜人。还有108处温泉从大美雍雪山汩汩流出,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胜地。
几年前,曲子卡的道路泥泞不堪,村里大多是低矮的土坯房。农牧民收入来源单一。如今,特色鲜明的藏式小楼错落有致,宽敞干净的街道、温泉酒店、特色餐厅、超市、邮局、银行等应有尽有。,都是枝繁叶茂。
“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风光,曲子卡现已融入‘大香格里拉’黄金旅游圈。”刚刚结束村里入户调查的曲子卡乡乡长盖娜小刚说,曲子卡乡从2016年开始打造以养生休闲为主的温泉小镇,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9亿多元。通过杨康休闲中心的建设,促进了餐饮、酒店业和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2021年,全乡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
西藏东昌都地貌属于横断山脉,沟壑纵横,山峦重叠。在脱贫攻坚战中,昌都是中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通过旅游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同样,加快产业培育,引导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巩固现有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绿色、安全、长远发展、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也是我们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昌都市副市长赵明说。
罗县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重镇,青稞种植大县,有“藏东粮仓”的美誉。洛宗特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青稞等青稞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在政府部门的培育下,开发了巴巴饼干、青稞糕、青稞挂面等50多个特色产品。公司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与1000多家青稞种植户签订了青稞收购合同,帮助群众在青稞产业链上实现了稳定增收。
初夏,一个个工业项目在藏东落地,一大批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迅速崛起。在扎实推进扶贫成果巩固扩大和乡村振兴有效对接的过程中,农牧民的幸福感在产业链上不断延伸。
(本报记者伽马多吉杜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