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能拔得头筹,没想到却输了。今天,74军某旅侦察连班长周说起那次考核,心里还是五味杂陈——
炎炎夏日,一场侦察专业基本作战单元考核在岭南沿海丛林展开。按照考核组的要求,官兵需要跨昼夜连续工作20小时,全面检验队伍的作战能力。
虽然考核时间长、强度大,但周信心满满——一班各项训练成绩一直走在全公司前列,近几年年终考核总体评价优秀。为了万无一失,周和战友们在准备期间还进行了针对性的高强度训练,大家的表现让周信心十足。
前半段考核,一班战士精神抖擞,志在必得。他们在行动策划、敌后渗透等课目中表现出色,成绩遥遥领先。
漆黑的夜晚,一条几十米宽的河拦住了一班的去路。战士们迅速对背囊做好防水措施,并架设索桥进行拖渡,完成了军泳拖渡等涉水课目。
"天气预报显示今天不会下雨。"周仰望着天空中的乌云空,心想,也许乌云很快就会散去了。为了便于后续课目考核时取用器材,他让大家把背包的防水盖去掉。
随着队伍继续前进,一个陡峭的悬崖出现在大家面前。
“走!”当周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开始攀登悬崖。没想到,乌云越来越厚,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来不及做更多的准备,周和战友们只好冒雨攀登,登山绳、背囊和夜视器材都湿透了。这场雨增加了攀爬的难度,于是他们咬紧牙关,爬上了悬崖顶。
周没想到,这场大雨让后来的课目考核难上加难——
在随后的夜间侦察课目考核中,由于夜视设备受潮,观察镜中出现水雾。虽然治疗了,但侦察效果打了折扣,花费的时间明显延长。在进攻课目考核时,由于下雨负荷增加,他们整体进攻速度变慢,总耗时超出预期...
“渡过已知的河,却经不起突如其来的雨。”考试结束时,周后悔了。
暴雨不是天气预报,而是一个聪明人的警告。一场大雨使这支优秀的队伍不知所措。复盘总结会上,此事引发官兵思考。“丛林气候复杂多变。周只是根据天气预报信息做出了判断,而没有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这种想当然,跟着感觉走的,肯定会吃大亏。”该旅领导说,与丛林环境相比,真实战场情况更加复杂多变,需要官兵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策。如果他们按照固有的套路机械地照搬过去的做法,可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随后的分析总结中,他们围绕战场救护,穿越疫区等课目,逐一重复提问,寻找存在的问题,深究背后的原因。由于结合了官兵在训练和备战中的思想劣势,大家达成了共识:只有在平时训练中加强战场意识,思考突发特殊情况,才能科学果断决策,在战时赢得先机。
论点明确,行动更坚决。在此基础上,大队举一反三。在日常训练中,注重打破预定预案,设置突发特情,强化战场思维和作战意识,锤炼官兵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反应能力。
通常情况下,你要准备更多的手牌
■张传彦
战争充满不确定性,变化、僵局、危机是常态。正因为如此,平时备战就要多想步骤,多备招数,多练技巧。既要有应对“突发”的预案,又要有应对“突发”的对策。如果只按照感觉训练,想当然,上了战场就吃亏了。
“善用兵者,防乱不乱,备急也。”战场远比想象中复杂,不会出现按计划安排的敌情;对手远比想象中狡猾,不可能按照我们的计划行军作战。所以要敢于打破固有的套路,摒弃习惯性思维,站在对手的角度研究战争,加强战备,想象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善于应对险情、危机、败局。只有平时做好战时准备,才能居安思危,在危险中取得胜利。
作者:张传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