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张颖超

△盱眙观测站上空的英仙座流星
不同的流星群在不同轨道运行,当流星群和地球相遇时,大量的流星体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先后进入地球大气层,就形成了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极大期时,地球(蓝色)与流星群(弥散白色小点)轨道最近
产生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群来自周期为133年的斯威夫特-塔特尔(109P/Swift-Tuttle)彗星,每次回归都会在轨道上留下新的流星体。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下旬,地球会穿过这些流星群的轨道,群内流星体从英仙座方向高速冲击地球大气层,从而为北半球带来了绚丽的流星雨。

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紫红色)与地球(蓝色)轨道示意图
然而,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却很不幸地与满月遭遇,因此观赏性可能将打个对折。不过,鉴于英仙座流星雨历来以稳定著称,也以亮流星多著称,加之流星雨辐射点比较靠北,与月亮还是能相隔一定距离,所以还是有机会看到流星的。

2022年英仙座流星雨辐射点示意图(来源:水兄)
有兴趣的朋友依然可以选择晴朗、干燥、黑暗的地方进行观测,尤其是后半夜3点钟后,待月亮稍微西偏,观测条件会变得更好些。建议大家尽可能将目光避开月亮,关注正北、正东方向,如小熊座-天龙座一线,或金牛座-御夫座一线。

冲日是指地球外侧的行星运行到与太阳视黄经相差180°的时刻。8月15日1时,土星、地球、太阳几乎成一直线,整夜可见土星,并且用望远镜看很饱满,犹如满月一般。

冲日前后是观测外侧行星的最佳时机。不过,由于8月14日月亮离土星不太远,可能会对观测造成一定影响,不妨避其锋芒,选择没有月亮的日子来欣赏,反正整个8月都是最佳观赏期。

8月14-15日土星位置
(来源:水兄/Stellarium模拟)
栏目支持: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特约撰稿:施韡(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网络科普部部长、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
制图:施韡、朱骏悦
编辑:顾依依、朱骏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