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昼犹长,早凉秋尚嫩。
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
北京时间8月23日11时16分,处暑节气来临。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味着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在这一天结束。
不过,近段时间的连续高温,使得我们不得不感慨,今年的处暑节气过后是否真的能迎来清凉?
处暑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禾”,即黍、稷类农作物,“登”,成熟,意指开始秋收。
民谚所言,“处暑满地黄,家家修粮仓”。
处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加紧采摘,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
因而,处暑也拉开了一年秋收的序幕。
处暑后,秋意渐浓,民间素有“出游迎秋”的习惯。祭祖迎秋、放河灯、开渔节等等,不同的地区,习俗也各不相同。
这一时节,民间食俗多,不少地区会在处暑吃鸭子。
有俗语云:“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秋天燥热易上火,吃牛肉、吃羊肉不如吃鸭肉。老鸭味甘性凉,有滋阴补虚、清热生津、润肺健脾的功效。
加之此时恰好鸭肉最为肥美,用它来润燥再好不过。白切鸭、柠檬鸭、烤鸭、荷叶鸭,做法花样繁多。
古人有云:“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
处暑之后,气温逐日下降,每天的昼夜温差也会加大。
让我们一起期待秋凉的到来
坐等秋意加浓的“黄金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