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盐亭县农业农村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已组织消防车、各种水罐车为30多个养殖场送水1000多吨。
盐亭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仕通说,现在盐亭县生猪存栏是50多万头,已经有10多万头存在严重缺水,针对这种情况,该局组织车辆给规模养殖场送水,同时帮助群众寻找水源自救和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等,保障全县生猪养殖安全。
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历史
盐亭老一辈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最为干旱的年代,一户人家来了客人,主人拿出最珍贵的白米面待客,但家里没水,于是找邻居去借,没想到邻居家水也不多了。于是,找了三家邻居,一家借半碗,三个半碗水凑一起,主人家才勉强将这碗面给客人煮上桌。
这个故事,是盐亭历史的真实写照。
盐亭县地处四川盆地中北部,刚好在涪江和嘉陵江分水岭位置上,就像一个“鱼背脊”,一旦天旱,这里最先没水。据公开资料,盐亭县水资源总量11.798亿立方米,但大量流泄的洪水占8.47亿立方米。
目前盐亭全县有小微水利和堰塘3000多个。澎湃新闻记者 胥辉 图
盐亭人一直在想方设法挖塘掘堰,把水留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盐亭开始大规模建设小微水利。
据盐亭县水利局干部蒲静说,现在全县有小一型水库10座、小二型水库171座、山坪塘3300多口,大部分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留下来的。但这种小型堰塘的储水灌溉能力非常有限。对于当时的黑坪(现文通镇)乡、黄甸镇、富驿镇这种老旱区来说,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盐亭要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历史,就必须要有大库容水库。
1993年,两岔滩水库建设完工,这是盐亭第一个中型水利工程。
1993年完工的盐亭县莲花湖水库。
两岔滩水库竣工后,更名为莲花湖水库,水库位于盐亭县双碑乡境内,控制流域面积162.6平方公里,水面面积5400亩,总库容3550万立方米,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配套有总干渠一条、三条分干渠、两条支渠,总长75.78公里。水库控灌区包括灌溉莲花湖乡、大兴乡等6个乡镇,当前实现灌面4万余亩。
2022年,盐亭金峰水库竣工,这是该县第二座中型水库。该水库是四川省武都引水第二期灌区工程中的一座囤蓄水库。
2021年完工的盐亭金峰水库。盐亭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盐亭当地媒体今年8月19日报道,武引二期富城支渠已全县贯通,灌区群众不再“靠天吃饭”。
盐亭武引局副局长蒲东告诉澎湃新闻,2000年,武引一期工程盐亭灌溉渠通水。设计灌溉面积6.2万亩,5个乡镇、16万人受益。武引二期盐亭灌溉区设计灌溉面积40.23万亩,目前已经建设完工140余公里,渠道保灌面积20余万亩。目前,武引二期灌区中小渠系已全面完成,田间工程续建配套将在十年内完成。整个项目实施后,将建立覆盖全县的水利供、引、灌网络,彻底疏通盐亭水利大动脉,50余万群众受益。按照如今的基建速度,盐亭彻底告别“靠天吃饭”的日子不远了。
武引二期盐亭灌溉区一处刚完工的支渠。澎湃新闻记者 胥辉 图
据公开资料,武引工程,即四川武都引水工程,因从江油市武都镇的涪江取水而得名。这是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战略目标的重点工程项目,不仅具有防洪、灌溉、生态环保、国土资源保护、工业、生活供水、旅游功用,还具有发电能力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主要服务于川西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