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和1970年,《解放日报》和《人民日报》的先后报道,让上海首家24小时营业的星火日夜商店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在“星火”所在的黄浦区,“全区在1970年推广‘星火’精神后,商业系统不同形式的日夜服务迅速发展。1970年有日夜商店31户。早晚服务网点259户”。
星火日夜食品商店现址
近日,开业已满54年的星火日夜商店搬离了西藏中路,迁至600米开外的北京西路上。新址沿用原本白底红字的“星火日夜”招牌,两开间的门面,货架上摆得满满当当,咖啡、烟酒、腊肉、散装食品,各种货品种类齐全,门口还有新鲜的鲜肉月饼售卖。
对于许多上海人来说,迁址后的这幅画面仍是他们最熟悉的日常。从半个多世纪前开始,“星火日夜”就成了城市生活的一部分。1968年9月,星火日夜商店在西藏路、北京路、新闸路的交叉路口开设,开业第二年,商店开始实行日夜服务,由此成为上海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2002年,“星火”因西藏路桥改建,搬迁到原址对面的西藏中路630号。时隔20年,为配合旧改,“星火”再次迁址。
如今,在夜幕降临后的城市街头,亮着灯的便利店随处可见,而在过去,位于交叉路口的这间商店是许多人夜里唯一的“星火”。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金大陆在研究当时的社会史时,了解到星火日夜的故事。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时的星火日夜有“为工农兵服务”的口号,被视为全国商业服务的“标兵”。店里提供的商品种类繁多,除了食物,火柴、牙膏等杂货也应有尽有。在那个计划经济的时代,每逢月底,晚上下班回家的市民涌向星火商店,用粮票、糖票兑换生活必需品,而为了满足逐渐增多的顾客的需求,商店还发展出各种便民措施。此外,星火日夜门前的西藏路桥还是很多菜农往返的必经之路,“每天夜里,这些菜农骑着装满蔬菜的黄鱼车,从郊区进城,都会在‘星火’这里歇脚。”金大陆说道。
夜间的星火日夜商店
1969年2月16日,《解放日报》刊登文章《日夜商店的日日夜夜》,让“星火”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1970年8月17日,《人民日报》的报道又将“星火”推向全国。根据《黄浦区志》的记载,在“星火”所在的黄浦区,“全区在1970年推广‘星火’精神后,商业系统不同形式的日夜服务迅速发展。1970年有日夜商店31户。早晚服务网点259户”。
197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专门出版了一本名为 《星火日夜食品商店》的连环画,记录了星火日夜提供的各种服务,例如公用电话、夜间免费自行车打气、代售公共车辆月票等。由于店面地处交通要道,每天来问路,问火车、轮船、汽车班次时刻的人很多,商店职员收集了各种时刻表以及公交线路图,把相关的信息挂在店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里弄,电闸电表往往还是几家共用,因而供电负担大,很容易跳闸。一旦晚上跳闸,附近的居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星火日夜——那里可以买到保险丝和蜡烛。
《星火日夜食品商店》连环画
在货物紧俏的时代,“有急事、难事,找星火”成为很多上海人口口相传的一句话。星火日夜商店的第一代员工王裕熙曾回忆道,1979年的一个深夜,他用牛奶和鸡蛋的土方帮助抢救了一名误吞温度计水银的小孩,而在当时,居民牛奶和鸡蛋凭卡配给,能在三更半夜弄到这些并不容易。后来,这段故事还被改编成了沪剧《雪夜春风》。
过去,星火日夜的店堂里张贴有《便民措施》,包括电话预约、缺货登记、代借圆珠笔等条目。这一便民传统延续至今,只不过清单上出现了微波加热、代叫快递、代叫出租车等服务,依然张贴在门口。如今,“便利店文化”被视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标志,在地图软件上进行搜索,每隔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就能找到一家24小时便利店,很多店里还设有自助收银机便于快捷结算。与之相比,如今的“星火”似乎并无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