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滕晗
9月6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解析了我国8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表示,8月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高温少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全国平均气温22.4℃,较常年同期偏高1.2℃。平均降水量82.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3.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3少。
数据还显示,全国共有500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8月历史极值。重庆北碚(45℃)、湖北竹山(44.6℃)、四川合江(43.6℃)等267站日最高气温持平或突破历史极值。
区域高温过程持续影响我国。6月13日至8月30日,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此次高温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影响大。综合强度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强。8月,全国平均高温日数5.2天,较常年同期偏多2.7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西南东北部、华中中南部、华东中南部及陕西南部等地高温日数普遍有20~30天,比常年同期普遍偏多15~20天。
受持续温高雨少影响,长江流域发生大范围夏伏旱。截至8月31日,长江中下游及重庆中南部、四川西部和东南部、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
持续高温干旱还造成重庆、四川等地山林火灾多发,长江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阳湖水位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对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水资源及电力保供影响较大。
8月,出现8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影响北方和南方各4次。与常年同期相比,北方暴雨过程偏多1.1次,南方偏少0.8次。其中8-10日和18-19日两次发生在北方地区的暴雨过程持续2天,综合强度较强。
8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5个台风生成,比常年同期偏少0.7个。其中2个登陆我国,比常年同期偏少0.3个。
8月发生5次强对流天气过程,13个省区市部分地区遭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影响,其中内蒙古和云南等地受灾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