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团栾日,阖家欢聚时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正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时节
残缺的月亮悄悄圆满
绵绵的思念渐渐变长
中秋,镌刻着历史
始见《周礼》,盛于唐宋
到明清时期
成为最主要的节日之一
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充满了传奇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玉兔捣药、唐明皇游月宫
种种神话故事口耳相传
成为民族想象力的底色
中秋,滋润着味蕾
小饼如嚼月
中有酥和饴
月饼象征着团圆
合家分食月饼
寓意月圆人圆
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五圆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中秋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这意味着,今年中秋当晚赏月,只要天气晴好,我们有可能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助理研究员汤儒峰介绍,最圆月出现的具体时间是9月10日17时59分左右。“中秋当天,月亮要到北京时间19点35分才升起,因此当我们看到月亮的时候,已经不是最圆的了。但人眼看不出这个细微差别。”汤儒峰说。
中科院云南天文台工作人员李知非介绍,从天文上讲,当地球在月球与太阳的中间位置,月球处于地球正后方时,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月亮就是最圆的;当月球处于地球正前方时,地面看不到月亮。一般来说,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朔日”,定为农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通常为农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朔望月的周期约为29.5天。也就是大概每隔14.75天,月球就会正好转到地球的正后方。李知非说,月球的公转轨道不是圆形而是呈椭圆形,而月球的公转轨道本身也在旋转,月球受到的地球引力不一样,使得月球公转速度不均匀。因此,月球出现在地球正后方位置的时间也是有差别的,有时候稍快,可能就是十五的月亮十四圆,有时候稍慢,就是十五、十六圆,甚至十七圆。
无糖月饼真的没有糖吗?
为迎合消费者追求健康饮食、降低糖分摄入的需求,一些商家顺势推出了“低糖”或“无糖”月饼。
所谓“无糖”,实际上是用不易被人体吸收的木糖醇或功能性低聚糖替代蔗糖、果糖和麦芽糖等,其作用是使食物既有糖味,又没有高能量。因此,“无糖”并非真的无糖,只意味着含糖量不超过规定的标准,在选购和食用无糖月饼时要注意:
标记“无糖”也需再甄别
有的月饼虽然标注了“无蔗糖”,但配料表上仍可能显示葡萄糖、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字样,而这些其实也都属于糖类。
主动辨识不同的营养指标
如果确需选择无糖月饼,建议优先选择添加糖醇类的天然糖类替代品和功能性低聚糖,尽量少选含有“糖精”“甜蜜素”“甜菊糖”等甜味剂的产品。
勿因“无糖”而过量摄入
无糖月饼主要在于不添加蔗糖,但淀粉和油脂仍然会逐步代谢转化成小分子葡萄糖,因此哪怕是无糖食品,也仍然存在升血糖、高热量的问题。
月饼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