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场所码,出示72小时内核酸报告……每天上午,都是莘西南路的沁馨社区食堂最忙碌的时候。老人们熟练地扫码进入食堂,自觉有序地排起了队,不少人手中都拿着饭盒。
“要套餐A,再加一份清蒸鲈鱼!”“在这里吃还是带走?”社区食堂的菜式很丰富,两排窗口放着二十多种菜,有荤有素。排在队伍最前面的大伯仔细打量着每个菜,犹豫了片刻,要了一个套餐,又单点了一些菜。
“一份套餐,再加条鱼,加个素菜,足够我和老伴两个人吃了。”大伯说,这里价格划算,还可以打折,“一条鱼最贵的时候也只要二十几块,比自己家里烧还实惠”。
沁馨社区食堂负责人表示,自食堂恢复开放以来,外送、打包的居民较多,一般一份外送套餐包含一大荤一小荤一素一汤,价格在十二块左右。8月食堂开放堂食,也逐渐有不少居民喜欢坐在食堂吃完了再走。
“我们的客人都是60-90岁的老年人,高温天气跑出来也挺让人担心的。”社区食堂负责人提到一位家住康城的爷叔,快90岁了,还每天骑着三轮助力车来吃饭,“大家喜欢来肯定是高兴的,但天气太热,来回路上不安全,所以我们还是劝他就近到家附近的社区食堂吃,或者直接联系我们送餐上门。”
为此,沁馨社区食堂专门招募了7名外卖员,每天九点半就开始将新鲜出锅的饭菜打包好,放进恒温箱里,分批次陆续送往各小区老人的家中,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吃上安心饭菜。
一切以服务老年人为中心
“我在这吃了好多年了,最早只能点套餐,就七八个菜,但现在套餐、单点都行,选择多了,换着吃吃,蛮好的。”一位在沁馨社区食堂就餐5年的老人说道。
“松子鲈鱼、红烧鳊鱼、清蒸鲈鱼这些菜都是老人们爱点的菜。”2015年负责人刚刚接管沁馨的时候,只有70多位老人在这里就餐。短短两年,如今,沁馨社区食堂已深得老年人的欢迎。
食堂受欢迎的背后是工作人员多年来坚持以服务老年人为中心的不断摸索和努力。
针对老年人的口味习惯,食堂聘用了20多年上海本地菜经验厨师担任主厨烧菜,严格把控调味品,食堂除盐、糖、味精、酱油一些基本的调味品,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尽可能去保持食材原有口感和味道。菜品烧制更是按照“多次少烧”的原则,严格把控出锅时间,尽可能保证在烧好饭菜最快的时间里供老人食用,减少食物与外界接触的时间。
不仅如此,到了一些特定的节假日,食堂还会免费为老人提供特色菜式,如元宵节汤圆、端午节粽子、中秋节五谷杂粮等等。
守护老年人的烟火气,快看看你家附近有没有?
目前,莘庄一共拥有六家像沁馨一样的社区食堂,另有一家将于今年建成开放。这些社区食堂各具特色,为就近社区居民提供平价饭菜,60岁以上老人还可享受9折至85折的折扣优惠。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深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相信未来,莘庄也会有更多家门口的食堂,守护老年人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