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以后如何保证品质
促销手段对消费者而言是否充分友好?降价带来的消费热能够持续多久?这些疑问目前仍需市场检验。
记者在生活团购网站看到,消费者在部分茶饮品牌下留言评论,自己在平台购买的饮品券在门店使用时,却被告知由于缺少部分原料,没有办法出品。还有网友在社交网站提到,直播间抢购的饮品团购券,线下使用时却被告知是加盟店,不参与品牌活动。
同时,奶茶品牌降价行为,也再度引发消费者此前热议的“奶茶店多使用植脂末(奶精)而不是动物奶油”的担忧。有消费者说:“产品降价,消费者首先担心的是商家会不会在成本上压缩,比如用植脂末替代动物奶油等。”
对此,在调价之后,喜茶等头部企业的行动也备受关注。近日,喜茶以自身真奶原料品质把控的多年经验为基础,发布了《喜茶品质真奶标准》,并联合媒体推出《现制奶茶品质奶原料使用倡议》,呼吁行业全面升级用奶原料品质,持续加强产品品质,以此推动普及真奶应用、拒绝奶精。这一举动侧面印证了调价后头部品牌对于品质的追求,奶茶内是否含有植脂末成了消费者做消费决策前的必考题。
“在确保利润空间的情况下要保证茶饮出品的口感品质,就需要品牌具有标准化生产的能力,并做到完善的供应链管理,要对原料成本进行较好的管控。”吴文德认为,茶饮行业保持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价格激烈竞争情况下保证茶饮品质和口感。同时,品牌需要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对公司的每款产品都能保证口味及口感符合目前的消费潮流。
作者:刘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