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2日,埃尔多安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记者会 图:土媒
其实,早在9月下旬,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埃尔多安就多次在不同的场合称,“靠联合国没用,要学我,和普京和泽连斯基打电话”。还有媒体称,埃尔多安的意思是——感觉普京是愿意停战的。按照他的观点,当时俄乌已经交换俘虏逾200人,“双方都需要尊严”。
可局势并没有朝着埃尔多安的愿望推进——
“北溪”管道被炸,
克里米亚刻赤大桥被袭,
俄调动大型巡航导弹连番空袭乌克兰各大城市……
战事似乎在扩大。而西方当政者似乎很少有人再说什么与俄沟通,与普京会谈之类的话。
反倒是已经卸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称,自己对当初与俄谈判能源输送管道问题——绝不后悔。
10月13日,默克尔在葡萄牙里斯本一活动中发表讲话
在10月13日于葡萄牙里斯本参加一次活动时,默克尔称,“在那个时候,德国要摆脱核电和煤炭发电,就必须使自身能源供应多样化,德国在过渡期内需要俄罗斯低廉的天然气”。
如果说当时默克尔所作所为,在一些德国人眼里是奇怪的行为的话,如今埃尔多安的行为是否奇怪呢?其实,海叔感觉,他的现在,她的当年,都一点儿也不奇怪。他们无非为了自身国家利益的考量,而作出的判断。
3
单说土耳其,其尽管在上世纪中叶加入了北约,但那是当年西方为了对付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而拉其入伙的。但之后,有着伊斯兰教背景和东正教背景的土耳其,并没能如愿加入欧盟。
要这样一个土耳其跟着美英:说制裁俄罗斯就制裁俄罗斯,说停用俄气就停用俄气,说要给乌克兰提供武器就给乌克兰提供武器……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同理,哪怕是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尽管在防务方面目前必须听命于北约,在海叔看来实际上就是听命于美国,但真要让他们彻底放弃国家的人格,或者说放弃国格,对美国马首是瞻,也不太可能。当默克尔称对自己的行为不后悔的时候,如今的德国总理朔尔茨,似乎也得看看埃尔多安的做法,而自己想自己的办法了。
当地时间3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安卡拉会晤
至于托卡耶夫,看上去也相当有主见。其在今年初国内出现骚乱的时候,及时请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来帮忙,事实上也就是请普京出面帮忙。但在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包括促使乌东四地“公投入俄”之际,哈萨克斯坦并没有去全力支持俄罗斯,而是展现了其外交上的智慧。
海叔注意到,有媒体评论认为土、哈总统切磋乒乓球技术是新一轮的“乒乓外交”。但如果深入理解,就会发现,表象背后,真不是那么回事。土、哈本身谋求的深入交流本身,都值得我们去研究,更何况在针对俄乌冲突时,土、哈各自都站在各自的国家利益一面,从自身立场出发,做出了符合自身的理性选择。这就如同在乒乓球台上,继续一个回合,却并没有让小球落地,这就不赖……
版权说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